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的演进、政府改革、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与壮大以及农民个体的需求的扩大及多样化。我国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广中广西苍梧县也逐渐形成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上依然面临着管理主体缺失;灌区管理运行机制失调;水利设施管理维修经费不足、无力自我更新改造;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广西苍梧县政府与用水者协会交往理性建构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进而分析广西苍梧县政府与用水者协会交往理性构建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由于宏观环境上政府存在权力高度集中,职能转变的不到位,大多用水者协会在政府主导下成立的,带有浓郁的官方色彩,而且协会的法律制度上存在种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控制而缺乏独立性,为民表达利益相比更多的是执行政府下达的命令;另一方面,微观主体上来讲政府与用水者协会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人力的匮乏、信任欠缺、无法达到交往理性建构所需的成熟的交往主体,因此,本人认为要建构政府与用水者协会构建平等规范化的交往环境以及塑造成熟的交往主体等方面为政府与用水者协会构建一种主体间的互动的、相互协调的、相互理解的交往关系,从而实现小型水利设施各环节的“无缝隙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