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编码的光网络通路保护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的发展为下一代网络带来了巨大的传输容量优势,以此为核心的光网络已经取代了传统网络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传输网络。由于每一条链路都承载了大量业务,任何链路或节点的失效都将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光网络中引入有效的保护策略是必然的趋势,而共享资源的保护方式因其能有效节省网络资源更是受到了广大运营商的青昧。但现有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只能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和转发,很难达到网络传输容量的上限。从信息理论的观点来看,没有理由让节点只能进行存储和转发,为了提高光网络的性能,本论文采用Ahlswede等在2000年提出的网络编码的思想,使其在中间节点对数据进行线性组合,并且将网络编码与光网络保护机制相结合,主要围绕共享通路保护的方式展开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光网络最基本的保护策略,网络编码的概念、研究现状以及网络编码与光组播网络结合等相关问题。在分析了网络编码的基本思想和用法之后,将其引入到光网络保护策略的研究中,通过与传统的1+1保护、1:1保护、1:N保护、M:N保护进行比较并拓展,改进一种基于单链路故障的1+N通路保护机制,该机制采取一种新的核心节点选取算法,并在该核心节点处进行编码,在不通过故障监测和定位的情况下仍然能准确地恢复出由于链路故障丢失的数据。针对优化目标,建立了整数线型规划模型,分析表明,该机制能优化网络的性能。同时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在共享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基于网络编码的光网络保护机制可有效节约波长资源消耗,提高网络链路的资源利用率。   其次,结合传统的光组播保护方案,以及采用网络编码与光组播结合可节约波长资源的优点,本文提出了新的光组播保护机制,即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光组播通路保护机制。该机制将网络编码应用于光组播树的建立中,网络编码由集中式扩展为分布式,即让各个中间节点都具有编码功能。核心节点按照第二段所提算法选取,并且在选路机制中引入Dijkstra算法,将建立的基于网络编码的组播树和目的节点之间相互保护相结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机制在光组播网络的保护开销和平均带宽资源消耗方面的改善,证明该机制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医学成像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相比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优势是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等伤害,而且
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了极化敏感阵列的卫星导航信号极化域-空域抗干扰算法并在该项目中完成了空域、空时联合抗干扰方法的硬件设计和调试。主要工作包括:   ⑴研究
近年来,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复制和传输各种数字音频提供了有利途径,使得网络上出现了海量的音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引起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分布式多点温度、压力等测量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克服传统传感器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限制,还能避免传统传感器多点安装所带来的不便。为了满足
当今社会面对着两大趋势,一是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二是人口结构迅速老化。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社会的压力,子女多因忙于工作,不能够全方位
无线通信系统需要采用有效的复用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也需要采用分集技术来克服无线移动信道的衰落,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同时提高系统容量。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扩频组
IPTV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IPTV业务逐渐走出试验网络,正式步入商业运营阶段。向终端用户提供具有QoS和QoE保障的综合业务是IPTV业务评估中的最终目标,为此,业务运营商必须要
传统的基于C/S模式的流媒体服务将大部分的功能都集中放在服务器端。对于数据量大、实时性高的视频点播业务来说,这种C/S模式中的服务器很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限制系统的扩展性
无线定位技术,在民用商业、军事通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无线城市”的快速发展,Wi Fi网络的布局也随之增大,Wi Fi网络的接入点遍布于商场、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
容迟网络是一种通用的、面向消息的、具有可靠体系结构的网络模型。这种网络模型适用于全球移动网,卫星通信网,长距离无线链路,水下声学调制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军用Ad-Hoc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