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字号作为人生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作为“符号”,姓名字号是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和区别个人的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名不仅体现出个人的文化底蕴,也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文化的发展情况和价值趋向。本文主要采用数量统计与人名个案相结合、静态描写、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引证文献等研究方法,从结构、取义、名字的训释、以及命名习俗等方面对《左传》人名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归纳,以期对《左传》以及春秋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和历史文化等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做一介绍。第一部分是对《左传》人名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共分为两节,第一节研究《左传》中的单音节人名。本节对《左传》中的单音节人名进行了例示;第二节研究《左传》中的多音节人名。从结构上来看,多音节包括:主谓类复合人名、动宾类复合人名、偏正类复合人名、并列类复合人名以及其他类型五种。第二部分是对《左传》人名的取义理据以及名与字的关系进行研究。共分为两节,第一节对《左传》取义理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第二节对《左传》中人名名与字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是把《左传》人名与现代进行比较。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从人名构成和命名原则上进行比较,第二节从取名的文化心理上进行比较。关于人名构成和命名原则,古代人除了姓还有氏、字、谥号等,现代人姓氏是合一的,一般只有名字,且取名用字的习惯不同。从命名原则上,古人讲究“五个方式”“六大避讳”,现代人很少考虑到这些。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