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部分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认知行为干预,探讨有效干预的策略和方法。方法本研究从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收集老年住院患者参与研究,主要针对病情相对稳定、活动自如的非肿瘤老年住院患者,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应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应用相关、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共收集有效数据137份,包括67名男性,70名女性。被试入院后完成患病行为问卷(Illness Behavior Questionnaire, IBQ)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分析患病行为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并对比不同性别、年龄、家庭生活情况、受教育情况等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的差异。实验二,从上述实验被试中选取部分被试,完成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 HAD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主要心理社会因素与其患病行为的关系。实验三,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方法,设计针对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的认知行为干预步骤,并从实验二中选取部分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干预,并在其出院前再次完成IBQ和HADS量表调查。根据老年住院患者干预前后患病行为及焦虑和抑郁的变化初步分析干预的效果。结果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的三个方面(负性情绪、行为反应、患病角色)呈现显著正相关,是紧密联系的整体;2.不同性别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程度不同,女性在患病行为的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男性,更加需要关注和干预;3.不同年龄的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程度不同,70-79岁间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在负性情绪和患病角色方面显著高于60-69岁及8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4.配偶是否健在对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有显著影响,配偶已去世的老年住院患者在患病行为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配偶健在的老年住院患者;5.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程度不同,大学及大学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在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应方面显著高于初中以下组和中学组;6. HADS调查发现,不同性别老年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的比例不同,女性显著高于男性;7.相关分析发现老年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与患病行为三个方面均具有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和患病角色具有显著负相关;8.对部分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进行分析发现,在负性情绪方面,干预方式(干预组/对照组)(F=79.3,p<0.001)和测量时间(干预前/干预后)(F=5.9,p=0.02)主效应均显著,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11.6,p=0.002);在行为反应上,只有干预方式(干预组/对照组)主效应显著(F=25.0,p<0.001);在患病角色上,干预方式(干预组/对照组)主效应显著(F=34.8,p<0.001),干预方式(干预组/对照组)与测量时间(干预前/干预后)交互作用显著(F=4.3,p=0.04);9.在焦虑和抑郁维度上,干预方式(干预组/对照组)主效应显著(F焦虑=16.7,p<0.001,F抑郁=4.8,p=0.04)。讨论本研究利用三个相互衔接的实验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的特点及干预策略。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女性、70-79岁、配偶已去世、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的严重程度更明显。随着患病行为加重,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会加重,而领悟社会支持可以作为一个保护因素起到一定的作用。针对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特点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可以有效缓减其患病行为,并达到改善其情绪状态的目的。但本研究对该研究问题仅是一个探索,研究被试较少,分析的因素也比较局限,尚待后续深入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患病行为方面的问题,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