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颈脊神经节的分布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py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是否存在于颈脊神经节上,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颈性眩晕症状的发病机制,为颈性眩晕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①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逆行追踪4天组、8天组,每组16只。 ②10%的水合氯醛麻醉后,经C5-7脊神经节内注射4%的荧光金4μl,相应的对侧注入生理盐水,分别喂养4天,8天后,进行灌注固定。 ③取同侧颈下交感神经节行连续冰冻切片,奇数厚度20μm偶数厚度5μm分别做成两套,奇数套直接贴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寻找颈下交感神经节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偶数套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细胞结构定位。 结果:3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 ①神经逆行追踪4天组:在颈下交感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 ②神经逆行追踪8天组:颈下交感神经节内仍存在荧光金标记细胞,但颜色变浅。 结论:脊神经节与交感神经节之间存在神经纤维联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分布特点。造成颈脊神经节受到刺激因素会直接通过中枢外反射通路影响颈交感神经节,从而产生颈性眩晕症状,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求经门静脉及肝动脉途径肝内移植微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海藻酸钠在无菌条件下经制作成为直径约50~500微米的微囊。健康雄性狗20只随机分组,经门静脉移植组(V组)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CT增强检查的肿瘤位置、大小、有无胸膜凹陷、累及肺静脉情况以及淋巴结大小、位置等征象,以术中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