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根据慢性湿疹血虚风燥的辨证特点,以“久病多虚、多瘀”为理论指导,将多年运用于临床的外用方“润肤止痒汤”进行剂型改良制为软膏。探讨润肤止痒膏对慢性湿疹动物模型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死亡受体通路的影响,探讨中药干预治疗的作用途径,以此丰富慢性湿疹的病机及治疗学研究,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用5%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外涂小鼠双耳内侧致敏,4天后用1%DNCB于小鼠双耳内侧反复激发引起慢性湿疹模型。将小鼠湿疹模型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凡士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共五组,在给予相关治疗后五天,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不同组皮损处和正常组相同部位的Fas、FasL、Caspase-8、Caspase-3表达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FAS、FASL蛋白表达在造模组大量表达,空白组和凡士林组表达最高,中药组和西药组表达低,正常对照组表达低。中药组和空白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空白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和凡士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Caspase-8、Caspase-3在组织中的相同部位大量表达,蛋白表达在造模组大量表达,空白组和凡士林组表达最高,中药组和西药组表达低,正常对照组表达低。中药组和空白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空白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和凡士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组上述蛋白表达强,中药组、西药组、正常对照组上述蛋白表达弱。 结论:润肤止痒膏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影响细胞凋亡过程,在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相关作用,上述蛋白的表达增多可能参与慢性湿疹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