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最早写成的,却是最迟出版的一部小说。由于《诺桑觉寺》出版遭遇挫折,使奥斯丁在其后来的五部小说中改变自己的叙事策略。本文选取《诺桑觉寺》与奥斯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爱玛》两部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其叙事策略的转变。
论文从女性主义思想出发,以叙述学为理论为基础,从话语表达方式角度阐述奥斯丁叙事策略的转变;主要从视角和声音两方面对每一种话语表达方式举例分析。
论文首先介绍奥斯丁的作品及其写作背景,继而探讨《诺桑觉寺》如何使用言语行为叙述体来表达作者型叙述声音;然后,指出奥斯丁叙事策略转变的原因及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最后,比较研究发现《爱玛》中使用自由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地表达了女性主义的观点。
奥斯丁在《诺桑觉寺》中建立了女性作家的叙事权威。然而,在其后期作品中,这种作者型叙述声音只能从侧面间接讲述。从这种叙事策略的转变可以看出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作家不得不做出妥协与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