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海水颗粒物组成、来源、分布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颗粒物是诸多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其量变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及地质过程。然而,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海洋中颗粒物的组成、来源、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等均缺乏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有鉴于此,本研究对2014年春季采于南海北部5个站位、包含平面与垂向的21个样品中的颗粒物进行了单颗粒法研究(扫描电镜+能谱)。在31267个颗粒形貌及其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基础之上,鉴别出生物有机质碎屑、硅质生物碎屑、完整硅质生物、钙质生物碎屑、完整钙质生物、二氧化硅和硅酸盐、重金属、盐类等八类颗粒物。其中,生物有机质碎屑、硅质生物碎屑、完整硅质生物、钙质生物碎屑、完整钙质生物主要源于海洋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二氧化硅和硅酸盐颗粒和重金属颗粒主要源于陆源输入,盐类主要为海水的各种结晶产物。通过各类型颗粒物形貌、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变化的对比研究,获得以下重要科学认识:(1)各站(层)位中检出的生物颗粒主要为各类浮游植物及其碎片,碎片与完整生物颗粒的个数比介于4.56~199.33倍,表明检出的生物颗粒是一定时间内,浮游植物生产与降解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某些参数的准确理解需要充分考虑生物颗粒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2)真光层以深,随着水深的增加,生物颗粒含量显著降低,意味着生物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矿化作用。(3)陆源二氧化硅和各类硅酸盐颗粒可能是浮游植物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为浮游植物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Si、Al、Mg、Fe。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基于现场观测、大气再分析数据、卫星数据以及数值模拟,本文分别研究了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区上升流和北冰洋波弗特海西部上升流的特征和机制。  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区上升流有两
裂壶藻能合成丰富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但目前对于裂壶藻的脂肪酸合成途径等生物学问题还不明确。此外,温度对裂壶藻脂肪酸含量积累的影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时,我正担任驻菲律宾大使。1月8日,外交部通知,1月15日北京举行追悼会时使馆可下半旗。但是,菲律宾华侨已自发地于1月8日下半旗,菲律宾政府一些部门也下半旗了,中国使馆怎么办?“下!”当使馆工作人员来问我时,我毫不犹豫作做了这样的回答。  本来,驻外使节要遵守外事纪律,下半旗与否要听从中央的统一规定,大使无权自作主张。但我很怀疑,迟至15日才下半旗的规定,可能与“四人帮”插
每年二月底三月初伦敦佳士得、苏富比推出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战后艺术拍卖季,是年度20世纪欧美艺术市场行情观测的首站。从今年的拍卖结果看,这一领域的行情一改去年的颓势,表现出强劲的复杂迹象:2月28日佳士得的晚间拍卖成交额较去年春拍同期增长近45%;3月1日苏富比的晚间拍卖成交额涨幅更加明显——较去年春拍接近翻了一番,总额上涨,单件作品的成交价格也较去年有明显的提高。  高更、马格利特、马蒂斯、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