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发酵果酒及凉果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椹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种植及食用记载。桑椹柔嫩多汁,酸甜可口且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本研究以桑椹为基础原料,探讨了不同原料桑椹果酒发酵工艺,评价优化了桑椹果酒发酵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中桑椹果酒的生产酿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系统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桑椹和火龙果鲜果为原料酿制复合果酒,对桑椹火龙果复合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火龙果的护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次研究了桑椹与火龙果的配置比例以及火龙果原浆护色剂用量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焦亚硫酸钠作为火龙果原浆护色剂,其用量为0.4g/L时护色效果最佳,此时火龙果果汁最接近原汁色;根据两种不同水果发酵后果酒的乙醇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H值、可滴定酸含量、甲醇、高级醇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含量,优选了合适的火龙果和桑椹配置比例。当火龙果和桑椹质量比为8:2,在此条件下混合发酵酿制的复合型果酒酒体透亮、酒色稳定,具有清新和谐的果香和酒香,营养价值高。(2)以桑椹果干为原料,开发新型桑椹果酒产品,并对桑椹干果发酵酒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影响桑椹果酒发酵的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起始,发酵温度四个因素为自变量,对各因素及其相互组合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成品酒进行了感官评定,符合感官要求标准。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每天的酒精度的测定,由正交试验获得了桑椹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初始糖度24%,酵母接种量0.2g/L,起始Ph 3.0,发酵温度25℃。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桑椹果酒酒精度为13.82%。发酵工艺条件中影响成品酒精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A>D>C>B,即初始糖度>发酵温度>起始pH值>酵母接种量。(3)以桑椹果干为原料,开发桑椹凉果产品,探讨了桑椹凉果加工工艺。通过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氨基酸和蔗糖3种物质加工桑椹凉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结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考察3种物质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质构和总糖含量的影响,优化3种物质的用量以提高桑椹凉果产品的品质。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氨基酸添加量均对桑椹凉果的弹性有极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Pr<0.01),对总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且呈负相关;氨基酸添加量对桑椹凉果的硬度、咀嚼性有极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蔗糖添加量对粘性和总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获得了3种物质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谷氨酰胺转氨酶2 g/L、氨基酸3 g/L、糖液500g/L。
其他文献
商丘古城是商丘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景区,但近年来对商丘古城景区的规划开发,却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
电视节目录制质量,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指标,要达到较高的录制水平,仅有好的设备是不够的,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要严格把握技术标准,认真履行制作要求,保证节目录制标
通过对5个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高油、高淀粉、优质蛋白及普通玉米)成熟过程中。籽粒不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及积累特点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的干物质以及淀粉、粗蛋白和脂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筛选出69个随机引物对32份草地早熟禾品种遗传谱带进行分析,46个引物共扩增出了197条扩增片断,其中多态性带数为195条,每个引物扩增出1~9条多
本文通过分析我局档案管理现状,并从转变档案管理观念、档案管理软件配备、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几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才能实现我局档案管理信息化。
海南岛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气候条件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优势不断吸引着外地游客,然而,近年来海南的旅游服务却屡遭诟病,海南导游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也成了千夫所指。本文在
【正】《农业科技通讯》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本刊及时报道种植业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种子方面的新品种、新技术。侧重大田,兼顾园艺,是种植
引入三期迭代理论模型,从理论上研究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储蓄率将降低。在理论模型的引导下,选取江西省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
文章以考虑技术进步为前提,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研究对象,引入了指数分布的技术演化模型,建立了技术进步与当前旧设备残值和未来新设备总费用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个技术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能计量装置的改进日新月异,方式方法越来越先进,其产生的误差也越来越小。但是,就目前而言,电能计量装置在相关工作人员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