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车载自组网(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VANETs)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领域中研究的热点。由于车辆的高速移动会导致网络拓扑变换迅速,突现的障碍物也会使无线信号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对车载自组网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媒体接入控制以及可靠的文件传输应用的研究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够使信息及时、可靠地在车辆移动环境中进行交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车载自组网的起源、架构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将专为车载自组网设计的MAC层协议802.11p及应用层文件传输协议VDTP添加到网络仿真软件NS-2中,并对二者的实现细节进行了详细分析。由于仿真中所采用的节点运动模型要求能够反映出车辆按照行车道行驶的运动轨迹,因此,本文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anetMobiSim搭建了高速公路仿真场景,较真实地模拟了高速公路上汽车节点的运动轨迹。并将其生成的车辆移动拓扑文件导入到NS-2搭建的网络仿真场景中,从而实现了联合仿真。同时考虑到车辆通信环境特殊的信号衰落情况,将概率信道衰落模型Nakagami在NS-2中进行实现,依据VDTP及802.11p的技术细节并分别结合确定性信道衰落模型TwoRayGround和概率信道衰落模型Nakagami进行相关的参数配置。仿真中所获得的数据表明使用VDTP文件传输协议在车辆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是可靠的,同时通过不同仿真场景的对比可以发现同向行驶的车辆节点是文件传输和接收的最佳选择。通过调整传输功率和数据包的产生率可以发现,802.11p所新增加的捕获能力对提高媒体接入控制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出确定信道衰落模型和概率信道衰落模型工作机制的不同。当前国内关于车载自组网协议性能仿真的文献很少有考虑信道衰落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而且在节点的运动模型上很多使用的是节点随机运动模型。本文是在兼顾车辆通信的特殊信道衰落环境以及车辆按照行车道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仿真,这是一种逼近于现实的仿真方法,所得到的仿真数据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