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18F-FDG PET/CT葡萄糖代谢活性参数SUVmax(maximum of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对首诊原发性肺腺癌恶性程度(包括病理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2.分析≤3cm肺腺癌病灶的临床基础资料、临床相关病史及部分典型CT影像特征与其不同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探讨上述因素对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的预后风险评估效能。3.对比分析SUVmax联合临床基础资料、临床相关病史及典型CT影像特征对不同病理亚型的≤3cm肺腺癌病灶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其临床实际诊疗价值。方法:1.SUVmax对首诊原发性肺腺癌恶性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收集2015年至2018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85例首诊原发性肺腺癌患者的PET、CT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测量PET/CT半定量参数SUVmax,分析85例首诊原发性肺腺癌患者不同pT分期与病灶的SUVmax相关差异。在85例肺腺癌患者中,55例患者病理明确提示分化程度,用于比较不同分化程度与病灶的SUVmax相关性。在85例肺腺癌患者中,58例患者病灶≤3cm且病理明确提示病理亚型,用于分析预后风险不同的病理亚型与病灶的SUVmax相关性。2.临床基础资料、临床相关病史及典型CT影像特征对病灶≤3cm的首诊原发性肺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效能研究:统计58例肺腺癌病灶≤3cm患者的病理亚型和临床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及临床相关病史(吸烟史、家族史、现病史),并分析其相关性。统计58例病灶≤3cm的肺腺癌患者的病理亚型和典型CT特征(发病部位、病灶最大径、边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并分析其相关性。3.对比以上研究结果,探讨SUVmax结合临床基础资料、临床相关病史及典型CT影像特征诊断对不同病理亚型的≤3cm肺腺癌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1.85例肺腺癌患者中,pT1、pT2+pT3、pT4三组肿瘤的SUVmax中位数分别为5.15(2.587.29)、12.56(8.8317.05)、18.58(16.991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4,P<0.001),且分期较晚的病灶SUVmax较高。以7.675为界值,SUVmax≤7.675时,鉴别pT1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58%、70.59%,曲线下面积为0.767(P<0.001)。以16.6为界值,SUVmax>16.6时,鉴别pT4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8%、73.68%,曲线下面积为0.755(P<0.001)。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组肿瘤的SUVmax中位数分别为6.3(3.3810.28)、7.42(5.1711.47)、18.46(13.65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8,P<0.001),且分化程度较低的病灶SUVmax较高。以9.89为界值,SUVmax≥9.89时,鉴别低分化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43%、93.75%,曲线下面积为0.893(P<0.001)。低风险组、高风险组两组肿瘤的SUVmax中位数分别为4.07(2.04-4.91)、12.28(9.6418.3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7,P<0.001),且预后较差(即高风险组)的病灶SUVmax较高。以5.25为界值,SUVmax>5.25时,鉴别高风险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81.8%,曲线下面积为0.828(P<0.001)。2.58例≤3cm的首诊原发性肺腺癌病灶按照预后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低风险组(包括AIS和MIA)22例和高风险组(IAC)36例。经过统计学分析,性别、边界在两组预后风险评估效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临床相关病史(包括吸烟史、家族史、现病史)、病灶最大径、发病部位对区分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特征方面,在磨玻璃密度、空气支气管征的出现率上,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述CT特征为判断标准,对低风险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86.4%。3.SUVmax结合CT特征对≤3cm的首诊原发性肺腺癌病灶不同亚型预后风险评估效能:高风险肺腺癌组的SUVmax要明显高于低风险肺腺癌组,而且以5.25作为区分低风险肺腺癌组和高风险肺腺癌组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28(P<0.001)。以SUVmax最佳临界值5.25为PET/CT风险评估标准,此时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SUVmax诊断高风险肺腺癌(IAC)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81.8%。而SUVmax结合CT特征对高风险肺腺癌病灶风险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7%、68.2%。结论:1.首诊原发性肺腺癌的SUVmax值与其恶性程度(包括p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病理亚型)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分期越晚、病理分化程度越低、IAC提示肺腺癌恶性程度较高,相应的SUVmax越高。2.≤3cm的肺腺癌病灶的预后风险与性别、边界特征、磨玻璃密度、空气支气管征有较强相关性,女性患者、边界不清、含有磨玻璃密度、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的≤3cm的肺腺癌病灶往往提示预后较好。3.结合使用SUVmax和典型CT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提高≤3cm的肺腺癌病灶的预后风险评估的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