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去杠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对于企业而言,协调好“去杠杆”和“促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合适的杠杆率意味着企业拥有合理的融资结构,这对企业尤其是科创型企业而言,其既能规避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又能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本文在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首先,根据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杠杆率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结合现实,对我国科创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创新活动进行了现状分析;然后,将企业创新分解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风险三个维度,以2012-2018年沪深A股科创型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Logit二值选择模型对杠杆率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杠杆率同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而同创新风险则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通过计算,本文得出我国科创型企业杠杆率的最佳临界值为36.32%,而样本企业的平均杠杆率为34.11%,低于最佳临界值,说明适度提高杠杆率有助于企业创新活动。对杠杆率根据期限(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和来源(银行信用负债和商业信用负债)分层,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杠杆率同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保持不变且效果显著,但是同创新产出和创新风险的关系有所差异且显著性层次不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和对科创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结果,本文从宏观政策和公司治理两个层面对我国科创型企业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