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河流普遍受人类活动干扰,原有服务功能退化,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工程意义较大。本研究讨论了导致长沙地区城市及农村河流污染、退化的主要胁迫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河流普遍受人类活动干扰,原有服务功能退化,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工程意义较大。本研究讨论了导致长沙地区城市及农村河流污染、退化的主要胁迫因子,并通过对比治理段与未治理段河流的生境状况,进一步认识河流的自我净化与修复过程,对于同类或近似类型退化河流的生态治理工程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同时为未来河流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城市河流、尤其对于所处区域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的小型城市河流,其主要污染物来源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等人类活动产物。而对于农村河流,特别是流经农耕、养殖和乡镇聚居区的农村河流,其最大的胁迫因子则来源于因耕作、养殖活动导致的地表土壤随径流流失,物理栖息地发生严重退化。(2)在对城市河流进行生态治理时,单独对河流物理生境的修复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河流中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故而在规划背景复杂、总投入受限的情况下,用于进行水污染防治的资金比例应尽量提高。部分污染情况严重的河流,由于其主要胁迫要素并不在于河道底质退化,此时采用提高生境多样性的生态治理工程,特别是仅仅在河段或局部尺度使用的的生态治理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完全无改善。(3)在对农村河流进行生态治理工程的主要方面为水土保持工作,包括对裸露的岸坡进行加固,以及拦截来自农田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流失等,以及河道清淤、岸坡加固及缓冲带重建措施,结合其他河道物理整治措施(设置跌水、不规则抛投块石、潜堤和淹没丁坝等),可进一步加强物理栖息地多样性。在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工程时,最大限度提高岸坡稳定性、增大缓冲带植被覆盖度、构造多样化、复杂化的栖息地生境等是必须保证的基础要素。而如何合理搭配这些治理措施,是农村河流生态治理工程成功进行的关键。(4)依据湖南省城市和农村地区河流的基本特点,恢复河岸缓冲带植被、将原有脆弱的裸露岸坡修筑为具有一定抗冲刷能力的生态型粗糙护岸,顺直河段设置河道内大型抛石相组合,修建亲水景观区和生态文化公园、在河道中修建潜堤、淹没丁坝等整治措施等组合式方案,对湖南省长沙县受损的两类河流均具有明确有效的改善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适用于湖南省其他类似的农村河流,并可推广至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农村河流。
其他文献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主导力量,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关系高校的发展战略。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利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梯队建设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为飞行自组织网络(FANET)奠定了基础。FANET为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一个新分支,通常由若干联网的移动无人机(UAV)组成,网内UA
背景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70万名结直肠癌新发病患者,其中有将近90万名患者直接或者间接死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黏蛋白(mucoprotein,MUC)是一类
锌适应可以提高鱼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然而,深层次的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是一种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毒理试验,本实验便是以斑马鱼为实验对象。在此研究中,我们将斑马鱼暴露到0和200μg/L锌(Zn)的水中8周,然后再将这两组都分别转到0、100和200μg/L镉(Cd2+)的水中4天。镉暴露对斑马鱼应激防御和免疫系统以及锌离子转运系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例
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简称FGM)是一种新型的非均匀复合材料,其成分或者结构沿着某一个方向连续变化。功能梯度材料能够很好地避免或降低应力集中现象,而且在极端热环境中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裂性,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结构中。分析功能梯度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是固体力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剪切可变形功能梯度材料圆板为研究对象,用辛方法
<正>植物性饲料中的磷由植酸磷和非植酸磷组成,是满足动物磷营养需要的重要来源。不同植物性饲料植酸磷含量差异很大,植酸酶活力程度不一,导致动物对植物性饲料磷的消化吸收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成为社会和环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而空间结构调整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的过度集聚会造成交通拥堵、生态空间锐减、污染集中排放和热岛
基层员工是参与生产活动的直接主体,是组织改善安全生产现状、提高安全水平的重要力量。现有文献大多数都从员工个体层面、组织管理者和组织行为层面分析了其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很少有研究从心理层面探寻组织行为影响基层员工心理情感进而对其安全参与行为产生作用的影响机制。同时,现有对于组织信任的研究,大多都是从非安全生产的角度进行。因此,从基层员工对组织安全信任的视角出发,剖析其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