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喉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anmi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CT以其无创、快速、准确,已成为喉部疾病的一种基本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出现后可在数秒内完成对整个喉部的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并能获得较高质量的重组图像,能对病变进行整体的观察,较直观地观察到病变的部位、深部浸润及其周围毗邻情况,因而越来越受到放射科和耳鼻喉科医生的重视。但对于喉部经后处理的重组图像与常规轴位图像在解剖结构及各种病变的显示能力上的比较尚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对常规轴位图像和经后处理的重组图像进行对比,旨在研究多层螺旋CT各种技术在喉部诊断中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喉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共收集35个喉部轴位CT检查病例,其中正常者15例;病变组20例,包括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14例。所有重建后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图像后处理,包括MPR及三维重组(CTVE、SSD、Raysum)。分别对正常组和病变组的常规轴位图像和后处理图像与病理结果及手术、随访结果对照,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显示MPR和三维重组像在显示真假声带、喉室、气道情况等方面优于常规轴位图像,且可从不同角度观察,比常规轴位图像直观、全面,易为临床医生接受。对病变组后处理图像的诊断准确性较横断像提高了5%(P>0.05)。MPR和三维重组图像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气道变化的显示均优于常规轴位图像。MPR较轴位像对病变深部浸润显示更清楚直观。这说明多层螺旋CT提供的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不仅对喉部正常解剖的显示要较常规轴位像更加清晰全面,对于喉部的病变增加诊断信心的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图像,可看到病变在喉腔内的立体位置,病变与喉部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有助于病变定位定性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轴位像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主要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及儿茶酚胺敏感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等。由于该类疾病
目的: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课题研究选择治疗肿瘤病人贫血的药物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护剂,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单细胞凝胶电泳、丙二
目的研究强化皮肤护理在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和皮肤不适应反应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
<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指小儿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过于频繁,1年内超过一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RRTI患儿亦简称复感儿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紧张、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输量大、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少、技术成熟、安全系数高的特点成为解决城市短途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但随着客流量的逐渐增大,城市轨道交通在高密度、短间隔的运行条件下容易受到客流波动、设备故障、恶劣天气等随机因素的干扰,造成列车运行稳定性的破坏,导致乘客出行时间延长,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降低。
为研究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电化学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效果,在塑料基板上印刷96孔电极单元,形成标准96孔ELISA检测板,建立电化学检测与ELISA实验的关联,检测板每孔底部为独
<正>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5A第九单元Shapes第二教时PartA。二、教材分析
[目的] ①研究一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EC-甲硝唑(metronidazole MNZ)对乏氧进行显像的可行性。研究该显像剂在S180肉瘤小鼠模型体内分布、药代动力学参数。②初步探讨用(
为给地质找矿和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地区进行了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区内地层分布较为齐全,老地层和红层分布最为广泛,其中二叠系龙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