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CT以其无创、快速、准确,已成为喉部疾病的一种基本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出现后可在数秒内完成对整个喉部的扫描,避免了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并能获得较高质量的重组图像,能对病变进行整体的观察,较直观地观察到病变的部位、深部浸润及其周围毗邻情况,因而越来越受到放射科和耳鼻喉科医生的重视。但对于喉部经后处理的重组图像与常规轴位图像在解剖结构及各种病变的显示能力上的比较尚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对常规轴位图像和经后处理的重组图像进行对比,旨在研究多层螺旋CT各种技术在喉部诊断中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喉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共收集35个喉部轴位CT检查病例,其中正常者15例;病变组20例,包括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14例。所有重建后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图像后处理,包括MPR及三维重组(CTVE、SSD、Raysum)。分别对正常组和病变组的常规轴位图像和后处理图像与病理结果及手术、随访结果对照,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显示MPR和三维重组像在显示真假声带、喉室、气道情况等方面优于常规轴位图像,且可从不同角度观察,比常规轴位图像直观、全面,易为临床医生接受。对病变组后处理图像的诊断准确性较横断像提高了5%(P>0.05)。MPR和三维重组图像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气道变化的显示均优于常规轴位图像。MPR较轴位像对病变深部浸润显示更清楚直观。这说明多层螺旋CT提供的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不仅对喉部正常解剖的显示要较常规轴位像更加清晰全面,对于喉部的病变增加诊断信心的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图像,可看到病变在喉腔内的立体位置,病变与喉部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有助于病变定位定性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轴位像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