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员工双元学习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hem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知识已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核心资源。组织中的知识是依附于人的存在而在组织中实现累积的。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组织若想提高自身的动态能力,最为关键的路径就是学习。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Peter Senge)曾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强调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并指出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保障,在创新型企业中更是如此。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可以通过学习来实现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员工知识总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提升组织的综合实力。因此,激发员工主动学习,对于组织应对外界变化、增强竞争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以创新,谋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研究领域和企业实践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经济学熊彼特就曾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1]。创新的关键是在不同知识之间建立起创造性的联系。而对知识的创造性整合则来源于学习,学习是激发个体创新行为的重要力量。回顾以往研究发现,学习逐渐被划分为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两种方式,二者被统称为双元学习,双元学习也成为了研究创新行为的热点领域。但是,大多数有关学习如何影响创新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组织层面,较少关注个体层面,而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考察个体学习如何影响其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成果则更为少见。  本文试图从个体学习出发,研究个体双元学习如何影响创新行为的发生。另外,对于个研究体行为的产生机制而言,计划行为理论(TPB)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地解释个体行为的产生。因此,本文还将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将计划行为理论强调的意愿作为代表员工态度的中介变量,检验创新意愿在个体的双元学习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将工作自主性作为代表个体感知控制特征的调节变量,检验工作自主性在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对计划行为理论在创新行为领域内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拓展作用。  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对双元学习、创新意愿、工作自主性和员工创新行为的概念、测量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梳理。  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以及以往有关双元学习、创新意愿、工作自主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  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借鉴国内外已经被证实为可信的成熟量表,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卷并展开调查,为下一步展开实证分析做好准备。  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预处理,其次,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然后对双元学习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进行分析,最后检验创新意愿在双元学习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工作自主性在该中介效应中存在的调节效应。  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管理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在员工个体的双元学习中,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都能够显著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一方面,由于个体进行探索性学习时不断关注新知识,并长期接触异质性信息,有利于个人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另一方面,利用性学习关注对现有知识的挖掘,以现有知识为契机,进行创新,但其创新程度不如探索性学习。  2、员工个体的创新意愿在双元学习对创新行为的正向作用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在员工双元学习激发创新行为这一作用过程中,部分原因是由于双元学习提高了个体的创新意愿,而创新意愿的提高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创新行为。  3、员工个体的工作自主性能够调节创新意愿在个体双元学习对创新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具有工作自主性意味着自我决定感知的提高,该感知的提高能够激发员工的内部动机,即提高了创新意愿,并激发出更多的创新行为。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建议:首先,在创新型企业中,组织应当鼓励员工更多地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组织的创新水平,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在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这二者之中,组织应该更加关注员工个体的探索性学习。其次,组织在鼓励员工进行学习时,应当注意个体的创新意愿,使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求新”的内在动机,增强他们的创新意愿,从而使员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行为。最后,组织可以通过对员工授权,提高他们自我决定的感知,以提升创新意愿在双元学习影响创新行为这个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有其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职场上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际。但高职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听说能力薄弱的现象,因此,本文从英语教学实践方面谈一谈培养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建议  【作者简介】朱海媛,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主要是通过话语来进行的,而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学,由于其特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然而,我国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总体职能呈长期性弱
期刊
摘 要:课程目标最终将由学习的结果来体现,传统的教育评价就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学生为应付每学期最后的一张试卷而背着沉重的负担。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的评价就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要构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评价体系。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成就感,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乐的,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关键词:开放教学;感动;学习;数学  【中图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本书”的封闭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邮政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愈激烈,要求邮政企业在开拓市场扩大业务量的同时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效益。此外,随着邮政体制改革、政企业分开的推进和邮政企业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个国家和企业的财富更多得来自于知识这一非物质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而创新能力可以很好得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企业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但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