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纤维素基高介电复合材料水相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和工业的进步导致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纳米纤维素作为绿色环保的高介电聚合物基体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与常见难以降解、不可再生的高介电聚合物基体不同,纤维素是天然的有机材料,且在自然界中贮量大、来源广。与现有聚合物基体相比,通过机械研磨法制得的纳米纤维素在柔韧性、生物相容性、传热性、无毒性、透明性、和可降解性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高介电材料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用天然纳米纤维素取代传统聚合物基体,制备了一系列高介电复合膜材料并测试研究了其相关性能,分析讨论了天然纤维素作为高介电基体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了各项性能优于传统材料的纳米纤维素基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鉴于高介电材料在电子、电气、储能、医疗和国防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阐述了现有高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有待改进之处,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然纤维素作为高介电基体的可行性和仍待解决的问题。2、本文首先对比了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经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氧化的纤维素纳米纤丝(TCNF)这两种最常见的纳米纤维素作为高介电基体的各项性能。为了充分利用纳米纤维素良好的水分散性,使复合过程在水溶液中进行而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本研究选用兼具高介电性和亲水性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作为填料,采用溶液铸模法分别制备了CNF/TiO2和TCNF/TiO2纳米复合膜,并测试对比了其各项性能。制备所得的CNF/TiO2复合膜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当TiO2含量为50 wt.%时,CNF/TiO2的介电常数(εr)从纯CNF膜的6.92升至19.51(1 k Hz),提高了近2倍,介电损耗(tanδ)为0.81(1 k Hz)。当TiO2质量分数为70 wt.%时,TCNF/TiO2复合膜的εr为47.15,而tanδ为3.32(1 k Hz)。虽然CNF/TiO2的εr稍低,但其tanδ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能效和稳定性的角度考虑,CNF比TCNF更适合用作高介电基体。研究结果还表明,为了更好地提高复合膜的介电性能,在制备过程中应尽量提高填料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3、以CNF为基体、钛酸钡(BTO)为填料,采用溶液铸模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制备了高介电CNF/BTO纳米复合膜。在复合制备前对BTO进行了高温煅烧处理使其晶型转化为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四方相。对膜样品喷涂金电极后,测得CNF/BTO(30 wt.%)复合膜的εr高达188.03,与纯CNF膜(25.24)相比提高了近6倍,而tanδ维持在较低的数值。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说明BTO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此外,CNF/BTO高介电复合膜还表现出出色的耐弯折性。CNF/BTO所具备的高介电性能在储能领域有的广阔的应用前景。4、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填料,先对其进行酸氧化处理得到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后,再采用溶液铸模法将其与CNF复合制备得到CNF/o-MWCNTs纳米复合膜。酸氧化处理极大增强了MWCNTs的水分散性,使其可以在水溶与CNF混合均匀,而无需有机溶剂。当o-MWCNTs含量仅为6.2 wt.%时,CNF/o-MWCNT复合膜的介电常数从纯CNF膜的25.24升至73.88(1 k Hz),提高了近2倍,而介电损耗基本不变,交流电导率从3.15×10-7 S/cm降至1.77×10-7 S/cm(1 k Hz),电导率异常降低的现象归因于MWCNTs表面引入的含氧基团。由于填料添加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复合膜表现出优异的柔韧性,可弯曲上千次而没有明显损坏。CNF/o-MWCNTs所具备的优异机械性能说明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水凝胶由于其高吸水或吸收生物液体的能力,能够充分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在药物释放、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然而,水凝胶的制备通常需经过复杂繁琐的过程来合成功能性单体,且水凝胶功能性单一,在释药时可能存在突释现象或缺少智能响应性,限制了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简单快速的方法制备了不同交联结构的水凝胶,通过调控交联网络实现了水凝胶对药物的可控及响应性释放,并研
海岸波浪破碎和其引起的波生流(沿岸流和裂流等近岸环流)是引起海岸泥沙输移、海岸变形和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动力因素,因此研究波浪破碎和波生流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建立了缓坡海岸上的波浪多次破碎情况波能耗散的计算模型,给出了波浪多次破碎引起的沿岸流剖面的特征,并研究了沙坝海岸上的边界(丁坝)控制裂流系统的流动特征。研究主要采用模型实验方法,同时也采用了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缓坡海岸是一
季节性湖冰是地处中低纬度的泛第三极区域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是区域气候的重要指示器。与高纬度湖泊相比,该区域在冬季具有太阳辐射强、降水少、冰厚度小和表面泥沙含量高等特点。研究该区域湖冰对于分析气候变化对泛第三极区域冰冻圈影响、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中低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域浅水湖泊的典型代表乌梁素海,于2015-2018年开展了连续3个结冰期的湖冰辐射特性和生消过程的现场调
纳米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以及微观断裂行为与晶体内缺陷的动态演化和运动息息相关。深入了解内部缺陷的演化规律和缺陷间的相互作用对纳米金属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对于提升材料的强度、延展性、抗断裂与抗辐射性能和服役寿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近年来,通过合理调控界面缺陷和体缺陷以提高纳米金属材料综合性能的增强策略备受关注。因此需要对界面缺陷调控的塑性变形机制以及位错-体缺陷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地考
视觉目标跟踪旨在解决对视频序列中感兴趣目标的持续跟踪问题,其在许多人工智能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智能监控、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等。虽然近年来视觉目标跟踪在跟踪精度和跟踪速度方面不断突破,但是实现一款准确性高、鲁棒性强、实时性好的通用目标跟踪器依然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稀有的先验信息给目标外观模型的离线训练带来了诸多困难;另一方面,由目标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显著的外观改变使得视觉目标跟踪问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微观机理。理论上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前提是构建一个全域的势能面,然后求解原子核在势能面上的演化方程。三原子体系是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准体系,其中离子与氢气及其同位素的反应在天体物理、储氢以及超冷化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N+(3P)+H2(X1Σg+)→NH+(X2Π)+H(2S)反应是星际云中合成氨的链式反应的第一步。先前对该反应体系的动力学
滑动弧等离子体,在气体转化、污染控制和纳米材料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在定弧长条件下,结合实验和模拟,研究了旋风滑动弧等离子体交流周期的伏安特性。然后在变弧长情况下,研究了旋风交流滑动弧等离子体弧通道的时空演化。进而,对旋风交流滑动弧等离子体合成TiO2的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最后,进行了旋风交流滑动弧等离子体一步快速合成介孔纳米晶TiO2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在定弧长
随着我国沿海多个一小时经济带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向西部推进,桥梁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地震灾害中桥梁的生命线作用不可忽视。近些年来我国在地震中桥梁的震害给灾后救援、物资输送等带来极大阻碍,延缓了救援速度,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跨桥、高墩桥、异形桥的抗震设计问题逐渐引起重视,而多点激励效应对这些特殊桥梁来说至关重要。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桥梁的形式、跨度、刚度、走向等因素对桥梁在多
乙腈、正丙醇和叔丁醇是工业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乙腈和正丙醇常见于化学品、药物生产过程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使用中,而叔丁醇和水常见于叔丁醇脱水制异丁烯和商用异丁烷制备叔丁醇的过程中,因此,乙腈-正丙醇和叔丁醇-水两个二元共沸体系是化工分离领域常见的废液。共沸体系的分离通常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而萃取剂(常称为溶剂)的选择是萃取精馏的核心。离子液体(ILs)作为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的新型溶剂,因其挥
热防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保证飞行器整体结构安全和内部仪器正常运转的关键科学技术,设计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防热材料性能参数的准确估计。因此,发展高效的热参数表征和辨识方法,快速准确获取高温环境中的热参数,对热防护系统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高温高压环境会使大多数温度传感器损坏或失效,原位测量非常困难。鉴于此,本研究面向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参数辨识问题,利用结构低温区域有限的温度测量信息反推结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