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辅助前内侧入口和经胫骨骨隧道钻取股骨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药熏洗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06月至2014年12月在大丰同仁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患者,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AAMP组)为2013年9月以后经辅助前内侧入口钻取股骨隧道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20例;对照组(TT组)为2013年9月以前经胫骨骨隧道钻取股骨隧道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20例。AAMP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0~58岁,平均34.6岁;左11例,右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20天,平均12.4天;合并损伤结构:内侧副韧带损伤9例,半月板损伤6例,Segond骨折2例。TT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0~59岁,平均35.7岁;左12例,右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9~22天,平均13.5天;合并损伤结构: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半月板损伤5例,Segond骨折2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估疗效;膝关节稳定性评估采用Lachman试验判断前后稳定性,轴移试验判断旋转稳定性;术中测量胫骨、股骨隧道的长度。股骨隧道长轴的倾角在术后膝关节正侧位片上测量。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用中药辨证内治,指导功能康复锻炼,康复过程中应用患膝中药熏洗,并与没用中药熏洗的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达到6个月以上。膝关节的稳定性检查包括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术后6个月随访时Lachman试验阴性率:AAMP组为40%;TT组为45%(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轴移试验阴性率:AAMP组为70%。TT组为40%(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膝关节Lysholm评分AAMP组术前平均为54.3分,术后平均为88.6分。TT组术前平均为53.2分,术后平均为86.7分。IKDC评分AMP组术前平均为59.4分,术后平均为76.9分。TT组术前平均为58.2分,术后平均为74.1分。术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值AAMP组高于TT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测量股骨隧道的长度,AAMP组平均为35.8±3.6mm(范围30.6mm-42.6mm);TT组平均为38.3±8.0mm(范围27.4mm-54.8mm)。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测量胫骨隧道的长度,AAMP组平均为30.3±3.1mm(范围26.2mm-34.2mm),TT组平均为24.4±4.2mm(范围20.6mm-30.8mm)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正位片上股骨隧道长轴与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倾角:AAMP组和TT组分别为39.4±7.2°和56.4±9.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片上测量股骨隧道长轴与股骨长轴的夹角:AAMP组和TT组分别为50.9±7.3°和49.4±6.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药熏洗患者膝关节恢复到120°的时间平均41.5天;没有使用中药熏洗患者膝关节恢复到120°的时间平均47.2天,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使用中药熏洗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87.2和76.2;没有使用中药熏洗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87.9和75.6,两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辅助前内侧入口和经胫骨隧道钻取股骨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经辅助前内侧入口钻取股骨隧道组股骨隧道冠状面的倾斜角更接近水平位,术后旋转稳定性检查优于经胫骨隧道。两种方式的临床近期功能评价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及前后稳定性无明显差异。中药熏洗可以促进康复的进程,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耐受性,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