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不同术式选择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5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灶数目、病理类型及不同术式选择对其预后的影响等加以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48.6岁,其中,50岁~59岁的患者患病率最高,>60岁患者的患病率最低,男女发病比例1:4.9。诊断主要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定,手术方式主要为患侧腺叶+峡部+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占66.0%,有19例(35.8%)患者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乳头状癌50例(94.3%),滤泡状癌2例(3.8%),髓样癌1例(1.9%)。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者3例(5.7%),出现饮水呛咳者2例(3.8%),经理疗及口服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半年后均逐渐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或优甲乐,并根据甲状腺功能予以调节剂量。随访时间2个月~5年,发现复发病例3例。结论1.甲状腺微小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临床检查不易被发现,术前及术中的漏诊或误诊率较高。2.术前超声检查、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颈部淋巴结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等相关检查,可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术前及术中诊断率。3.经手术及内分泌治疗预后较好,可明显降低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后复发率。4.术后复发与肿瘤的单发、多发病灶及有无包膜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