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红根病菌响应己唑醇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uit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对照组自然生长的橡胶树红根病病菌GP020菌株和进行低浓度己唑醇胁迫12小时处理后的菌丝,使用酚抽提法,提取蛋白,并通过FASS方法进行酶解及ITRAQ染料标记,之后进行Ph-RP液相分离及RP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数据库,分析所得到的肽段信息,并通过Uniprot及RNA-Sequecing数据库进行检索,对蛋白质进行注释和分析。通过iTRAQ技术的筛选和鉴定,对蛋白质进行相对定量,共得到谱图147663张,通过proteinpilot软件进行分析后,Unique匹配到的谱图数量为49236张,共鉴定到31853个Unique肽段,3241个蛋白丰度差异倍数达到1.3倍以上,268个蛋白表达出现差异,通过KEGG信号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分布于146个信号通路中,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21个,下调表达蛋白147个。以CK为对照组,显著富集的pathway通路分别是:能量代谢中的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能力、二羧酸代谢、三羧酸循环,氨基酸生物合成和核糖体代谢。说明农药胁迫下橡胶树红根病菌发生了复杂的应激反应。信号转导途径中,HIF-1、RIG-I-like receptor、MAPK、FoxO及NOD-like receptor等5个信号通道中有5蛋白表达上调,与GO分析和COG分析一致。一个SGT1-like蛋白在受胁迫的橡胶树红根病病菌中表达明显上调1.62倍,与之贯穿的蛋白质组-转录组联合分析结果也印证了这一上调表达趋势,其上调表达推测是橡胶树红根病菌受到己唑醇胁迫后的耐药性应激反应,可能与橡胶树红根病菌对己唑醇的基础耐药性(basal fungicide tolerance)有关。
其他文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使妇女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下,她们积极参加新中国的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一员。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三种方法,保证了研究理论的可靠性、研究资料的真实性、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本次研究就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49-1956年间的
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是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其侵染寄主水稻,引起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主要依赖其hrp基因簇编码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淡水蓝藻产生的一类由七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毒素,具有强烈的肝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和胃肠道毒性[1-3]。本课题组率先发现MCs具有雄性生殖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粒、内皮细胞微粒及组织因子阳性微粒水平在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寻找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该疾病的诊断指标。
目的:尝试构建哮喘-焦虑共病小鼠模型,研究慢性应激所致的焦虑状态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24只C57小鼠随机分为三组:阴性对照组、哮喘模型组
研究背景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周围血细胞体积以及形态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众多血细胞变化中,血细胞分布宽度等的变化对病情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和印度,危害棕榈科植物。2013年,我国首次发现该虫,现已在海南、广东和广西造成危害。本文研究了椰子织蛾对4种寄主植
研究背景及目的众多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晚期巨噬细胞的凋亡造成As斑块形态学改变(尤其是帽/核比值的变小),影响斑块易损性,从而造成斑块不稳定,是导致
在国家和政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中,高职院校思政课理应有所作为,积极开展工匠精神教育。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是实现自身教学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逻辑严谨、自成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了新高度,定位了高校的四个"服务"目标;将"德智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