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情感问题。焦虑被认为是情感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课堂学习是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因此在课堂环境下研究学生的学习焦虑情况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Horwitz的外语焦虑理论、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并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是90后出生的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焦虑情况,研究外语(英语)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以及高语言水平学生与低语言水平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焦虑上的不同。本研究的被试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133名大一学生,采用的研究工具为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 17.0。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值较高(94.16),交际恐惧和担心负面评价是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外语课堂学习焦虑与外语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r=-.291;P<0.01)。高语言水平的学生与低语言水平的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了该研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外语教师和学生都应正视语言焦虑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焦虑,提高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