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食品和营养摄入的要求越来越高,来源于天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抗氧化多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汉麻籽蛋白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汉麻籽蛋白抗氧化肽的酶解工艺、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分离纯化,并对H2O2损伤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研究了汉麻籽蛋白抗氧化肽的酶解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采用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为酶源,汉麻籽蛋白50 mg/mL、水解时间2 h、温度50℃、加酶量2.2%(w/w)、pH 9.4。最优酶解条件下,水解度约为19%,10 mg/mL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65%,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由于酶解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盐离子,采用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汉麻籽蛋白酶解产物(HPHs)进行动态脱盐,脱盐率为93.03%,最大回收率为98.45%。脱盐后的HPHs亮度提升,色泽偏向乳白;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从脱盐纯化前的26.3 g/100g增加至纯化后34.47 g/100g;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10~2600。采用4种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模型来评价HPHs的抗氧化活性,脱盐后HPHs的还原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脱盐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以及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从脱盐前的3.75 mg/mL、3.50 mg/mL、8.25 mg/mL降为脱盐后的2.75 mg/mL、3.00 mg/mL、7.70 mg/mL。本论文分别采用凝胶过滤色谱、半制备RP-HPLC和分析型RP-HPLC对脱盐后HPHs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得到两个峰G-25-1-F-a和G-25-1-F-b。在0.02 mg/mL浓度下,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1.24%和65.94%。经MALDI-TOF-TOF分析得G-25-1-F-a中母离子m/z 441.02和m/z 924.49氨基酸序列分别为NHAV和HVRETALV;G-25-1-F-b中母离子m/z 1199.54氨基酸序列可能为LECNKVDTMF或LKRDEAFCAF。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G-25-1-F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经0.15 mmol/L H2O2作用2 h后细胞活力减少到49.63%,建立了H2O2诱导的PC12氧化损伤模型。浓度为10μg/mL的G-25-1-F即对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是对损伤后细胞的修复作用不明显。G-25-1-F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因为G-25-1-F通过提供氢与自由基结合,从而实现直接清除自由基或阻断自由基传递的通路,降低细胞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