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术评价归一化方法与归一化指标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学术评价的兴起,学科评价作为学术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各国的实际工作中都受到广泛关注。学科是大学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水平是体现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实力的重要依据。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将其视为核心工程和龙头工程,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与建设力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学科影响力的相关评价、分析已经成为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合理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量化评价方法是当前学科评价中与同行评议方法并存的两种主流方法之一,近些年来,量化评价方法已经在学术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说明量化评价是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合理性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差异性和社会差异性未能在高校的学术评价工作中得到足够体现,在“一切重视量化”和“一刀切”评价标准的现行学科评价机制广遭社会诟病的当下,尊重学科差异性,重构合理的学科评价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文献计量学和高校学科量化评价的相关概念以及学科量化评价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涵盖了经典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计数评价、引用计数评价,h-指数、基于学科的归一化量化指标等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高校学科量化评价方法、相关评价指标进行阐述和分析,利用案例对比分析对若干种学科量化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基于篇均被引次数的学科归一化量化指标和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科归一化量化指标两种学科量化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其计算过程、可操作性、适用范围等特点,总结出了不同学科量化评价方法在评价不同对象时的准确性、可行性和易用性,以及不同方法的侧重角度、适用范围、优势和不足,为构建学科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提供若干相对合理准确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学科量化评价方法。   通过对学科进行科学地量化评价,可以使高校发现本校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及学科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规划;可以通过不同高校间的横向比较和竞争整体提高我国的学科建设水平;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进步。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软件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诸如云,SaaS等概念不断涌现,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归结起来,这些新的概念和技术都是以多租户模式作为
德鲁克曾经提出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来源。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知识的获取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组织中的个体能否有效的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造,并把知识及时转化和运用到工作中,是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个人的知识创造能力是提升整个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目前的研究个人知识创造模型的理论,大多是从大脑外部进行研究,缺乏对
众所周知,企业使用已有的数据来完成财务报表和统计报告,以此来获取市场洞察力并做出重要的决策。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正在以新的方法利用他们的关键数据资源,旨在帮助业务决策和取得更有价值的见解。在此情况下,商务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并被大量投入到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企业中使用。然而,当企业面临市场上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价格不菲的商务智能系统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仍然不惜大量资金去购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知识管理成为广大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成果和作品。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分析、应用模型、管理原则与策略、隐性知识管理等,但是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的较少。本文从知识管理实践涉及的基本要素的角度考虑,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划分为技术主导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组织主导型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