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中药联合和单纯中药治疗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颈椎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分析针灸中药联合和单纯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差异的原因,为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受试者均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48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将入选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口服新身痛逐瘀合剂50ml日三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留针30分钟日一次,以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天。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NDI)评价颈椎功能情况,使用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情况,测量颈椎关节活动度评价颈椎关节活动情况,并根据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NDI)进行疗效评定。观察受试者颈椎功能、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受试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探讨两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情况、疼痛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差异。试验数据应用SPSS 21.0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一般资料的基线数据分析:治疗前对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SF-MPQ评分、颈椎活动度及NDI评分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F-MP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颈椎关节活动度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ND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在SF-MPQ评分中疼痛评级指数(PRI)、视觉疼痛评分(VAS)、及现在的疼痛状况(PPI)及总分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缓解疼痛的疗效相似;在关节活动度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在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在NDI评分方面,试验组评分下降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颈椎功能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共计脱落7例,其中2例入组后失访,2例因出差退出,1例因外出旅游退出,2例因难以耐受针刺疼痛退出,治疗期间未见如晕针、血肿、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治疗方案较为安全;治疗过程中未见治疗后病情加重。结论:1.新身痛逐瘀合剂能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2.针刺治疗能改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的关节活动度及颈椎功能。3.针刺结合新身痛逐瘀合剂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新身痛逐瘀合剂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搜集近三十年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脑肿瘤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对文献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且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由高频中药泽泻和白术组成的经方泽泻汤治疗脑肿瘤术后脑水肿可能作用的靶点与通路,为临床合理选方用药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材料与方法:1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做为文献检索来源,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收集1984年至202
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等数据库中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痹证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该病的用药组成及规律并挖掘潜在的新方组合,为广大医家治疗本病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1月30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消渴病痹证的文献,首先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文献中各
目的: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1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组,分为6组,分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AH组)、溶剂组(SAH+vehicle组)、模型+冬凌草素5mg/kg组(SAH+oridonin5mg/kg组)、模型+冬凌草素10mg/kg组(SAH+oridonin10mg/kg组)、模型+冬凌草素20mg/kg组(SAH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轻瘫提供更多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糖尿病胃轻瘫文献进行检索,以主题为“糖尿病胃轻瘫”or“痞满”or“胃缓”or“胃痞”,并且包括全文含有“中医药”和“临床观察”的文献,共检索815篇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7篇文献的中药运用Excel,
目的:采用归肾逐瘀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治疗宫腔粘连(肾虚血瘀证)分离术后患者,观察其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选择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宫腔粘连患者(肾虚血瘀证)61例,符合纳入标准,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1),两组均予宫腔粘连分离术
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核心用药规律,为今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等各大数据库。时间设置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检索中药治疗T2DM患者改善其胰岛功能的临床RCT研究。认真通读全文,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
目的:本实验以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大鼠为模型,通过观察对HIE大鼠神经行为学、损伤区脑组织形态及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释电针联合振动训练对HIE大鼠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这种联合疗法通过对骨骼肌中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发挥对HIE大鼠骨骼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从而为临床指导脑性瘫痪(CP)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1日龄雄性健康SD大鼠(重约15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肥胖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对比肥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其它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联系,为临床辨证治疗及预防或延缓不同证型肥胖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肥胖患者,本次研究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经遴选后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肥胖患
目的:梅尼埃病(MD)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MD主要通过听力学和双温试验等作为诊断依据。在疾病早期,MD患者症状常常不典型,这导致MD易被误诊,患者得到明确诊断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目前MD的诊断,除了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听力学双温试验等之外,耳蜗电图成为辅助诊断MD患者重要方法之一。既往的临床研究发现,痰浊中阻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型,而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MD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
目的:通过使用我院治疗肢体痹症的传统经验方“通痹止痛搽剂”,对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进行治疗,从多个层面的指标检测观察药物对病变部位的抗炎及修复作用,探讨通痹止痛搽剂的作用机理,并为该方今后进一步申报院内制剂、新药等临床应用提供前期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通痹止痛搽剂高浓度组、通痹止痛搽剂中浓度组、通痹止痛搽剂低浓度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和中成药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