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深圳地区3104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分析 食物过敏是一个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发病率逐年增高。食物过敏临床表现多样,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在儿童食物过敏中,已有170余种食物被确定可引起食物过敏反应,其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坚果、鱼和贝类,占食物过敏的90%。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种类受地域和饮食习惯影响,因此分析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及其分布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及其分布情况。 方法: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3104例各种过敏性疾病患者检测食物特异性IgE,分析常见食物过敏原种类及其分布。 结果:食物过敏原sIgE总阳性率为36.05%,最常见的过敏原为蟹(17.78%)和海鱼组合(12.76%)。男性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39.09%)高于女性(3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随着年龄的增大,鸡蛋白(P<0.001)、牛奶(P<0.001)、淡水鱼组合(P<0.05)的阳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蟹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01)。 结论:深圳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食物过敏原是蟹、海鱼组合,儿童主要的食物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青少年和成人的主要过敏原为蟹、海鱼组合。 第二部分可疑牛奶过敏患者组分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牛奶是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之一,仅次于鸡蛋,目前牛奶过敏(cow’s milk allergy,CMA)的诊断方法除食物激发试验外,其他单一的诊断试验如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test,SPT),特异性IgE检测(serum-specific IgE level,sIgE)都不足以对牛奶过敏做出准确的判断。临床工作中亟待出现方便、灵敏及特异性高的诊断技术。近年来组分过敏原检测(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is,CRD)已逐渐用于食物过敏的诊断。国外的研究表明,CRD与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检测相比,特异性更高,能够评估过敏反应的临床风险,诊断的精确度提高,能够分辨交叉过敏,选择正确的病人进行特异性的免疫疗法,CRD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开放性口服激发试验(Oral food challenges,OFC)的需要。因此,牛奶的组分过敏原检测对临床食物过敏检诊断有重要意义。 目的:不同牛奶点刺液对牛奶过敏的诊断价值;牛奶组分过敏原检测对牛奶过敏的诊断价值;CRD、SPT与牛奶sIgE三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分析。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怀疑CM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无过敏性疾病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SPT、CRD、牛奶sIgE及牛奶斑贴试验,并分析CRD、SPT、sIgE的检测结果。 结果:牛奶点刺液、新鲜牛奶、加热牛奶三者点刺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5)。牛奶点刺液的灵敏度最高为75.00%,加热牛奶的特异度最高为93.02%,牛奶点刺液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均最高,分别为52.94%,92.11%,403.22%,加热牛奶的阴性预测值最高为80.63%。牛奶组分主要包含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及酪蛋白。病例组三种组分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酪蛋白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均最高,分别为55.56%、72.97%、33.33%、87.10%及205.55%,牛奶sIgE的阴性似然比最高为128.49%。新鲜牛奶SPT及加热牛奶SPT与牛奶sIgE的一致性均差,Kapp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0.4,P<0.01)。酪蛋白与牛奶sIgE两种方法检测一致性差,两种检查结果很不一致,Kappa值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0.4,P<0.05)。 结论:加热牛奶的特异度最高,牛奶点刺液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均最高;酪蛋白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均最高,说明酪蛋白可能对明确诊断更具有指导意义;CRD、SPT与牛奶 sIgE三种诊断过敏原方法的一致性差,说明 CRD的检测结果与牛奶 sIgE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