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磺酸盐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但在电子电器等行业,PC的阻燃性能依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在用于PC的众多阻燃剂中,有机硅阻燃剂和磺酸盐阻燃剂是效率最高的两大类,这两类在阻燃机理上有一定的互补性。在燃烧过程中,磺酸盐阻燃剂能加快PC降解成炭的过程。有机硅阻燃剂能迁移至PC表面,并使形成的炭层更稳定。在本文中将这两种结构相结合,期望通过硅基的带动作用提高PC表面的磺酸盐含量,提高PC表面的阻燃能力,从而实现高效阻燃。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硅基磺酸盐的合成:以1,4-二(三甲基硅基)苯、1,3,5-三(三甲基硅基)苯、三甲基硅基氯磺酸酯等为原料,合成新型阻燃剂4-三甲基硅基苯磺酸钾(KTSS)和3,5-二(三甲基硅基)苯磺酸钾(KBTS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飞行时间质谱(Q-TOF)等确认二者的结构。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满足PC的加工要求。此外,测得常温下KTSS的溶解度为3.6 g/100 g水,远低于目前商业化主流磺酸盐阻燃剂苯磺酰基苯磺酸钾(KSS)(28.7 g/100 g水),这说明KTSS极大地克服了磺酸盐阻燃剂水溶性大的缺陷。2)硅基磺酸盐阻燃PC:能谱扫描电镜(SEM-EDX)结果表明KTSS在PC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垂直燃烧测试(UL-94)结果显示KTSS和KBTSS具有极高的阻燃效率。在仅有0.02%的添加量下,KTSS和KBTSS都能使PC达到UL-94 V0等级,KSS在0.1%的添加量下才能使PC通过UL-94测试。KTSS和KBTSS的阻燃效率是KSS的4~5倍。在极限氧指数测试(LOI)上面,添加0.02%的KTSS或者KTBSS能将PC的LOI值分别提高8.5%和10.0%,而KSS只提高了4.4%,进一步说明硅基磺酸盐在PC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在锥形量热测试(CONE)中,PC/KTSS和PC/KSS在热释放情况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现象。KSS对PC的热释放速率(HRR)影响不大,而KTSS能改变PC的热释放过程,使达到最大热释放速率的时间提前,这是由于KTSS能加快炭层的形成。此外,KTSS和KBTSS阻燃的PC物理性能和纯PC相当,说明二者对PC物理性能的影响很小,而KSS对PC的热变形温度影响较大。3)硅基磺酸盐的阻燃机理研究:利用Q-TOF和FTIR等方法对KTSS的热解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发现KTSS在450℃左右先脱去硅基并最终生成苯磺酸钾(KBS)。但KBS并不是PC的良好阻燃剂,说明硅基及中间有效的降解产物对阻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PC/KTSS的TGA测试中发现,KTSS能促进PC的降解。热失重-红外连用(TG-IR)测试结果也显示KTSS对PC降解的气相产物无影响,但气相产物提前出现,说明KTSS主要在固相通过加速PC的降解起作用。进一步,对燃烧前后PC/KTSS表面的元素含量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点火初期硅、钾、硫元素在表面的含量会增加,由于KTSS的热稳定性比PC低,硅、钾、硫含量的增加说明KTSS在PC内部发生了迁移,聚集在PC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燃烧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发现PC/KTSS燃烧后不仅形成的炭层最为致密,而且更加不容易遭到破坏。其原因是KTSS中的硅基会参与炭层的形成过程,使形成的炭层更加稳定。相比之下PC/KSS燃烧形成的炭层热氧稳定性差,炭层不致密。结合TG-IR、XPS、SEM等结果,KTSS的阻燃机理如下:在燃烧过程中,KTSS会在硅基的带动下发生迁移,聚集在PC表面,造成表面阻燃剂含量的提高。随后KTSS分解,产生了起关键作用的有效中间产物,其及时参与PC的降解成炭过程,促进了PC炭层的快速形成,同时分解产生的硅基能使形成的炭层更稳定。由此通过迁移集聚-碱性中间体促进PC的成炭-硅基稳定炭层的序列过程造就了KTSS的高效性。另外,KTSS和KBTSS虽然结构不同,但显示出了相近的阻燃效果,这是硅基的迁移性和磺酸盐结构含量相互平衡的结果。硅基多,迁移性好,但磺酸盐结构少,分解产生的有效中间产物相对减少,因此总体阻燃效率相当。
其他文献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网络业务量急速增长。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商用以来,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难以应对用户日益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形成了包括5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
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视觉目标跟踪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基于相关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在满足跟踪实时性要求的同时,跟踪性能也表现优异,因而在视觉目标跟踪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此类算法在复杂多变的跟踪场景下,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针对复杂场景中的挑战因素,在相关滤波跟踪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算法在背景混乱、大范围形变、遮挡和旋转等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贡献如下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云计算、虚拟服务器和AI等行业的兴起,对存储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硬盘已不能满足这些高性能需求。固态硬盘凭借体积小、功耗低、噪音低、速度快、抗震性好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分析它的结构并提高性能十分重要。SSD的关键组件是控制器和存储介质,高性能的SSD其内部有独立的ARM核实现FTL算法。从固态硬盘的结构出发,要提高性能可以从以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学习系统因其简易,高效,并且能够解决多种复杂问题的特点成为了现阶段机器学习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主流方向。然而,深度学习系统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比如,神经网络领域中的对抗样本问题就能对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神经网络系统造成严重的恶意破坏,对于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人工智能系统更会产生毁灭性的冲击。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神经网络系统与对抗样本问题。本文将从对抗样本及神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传统的Si基功率半导体器件已进入性能瓶颈期。以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氮化物半导体材料性能为微波功率半导体器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氮化镓基材料与HEMT器件在高功率和高频率应用方面具有卓越的优势,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氮化镓(GaN)、碳化硅(Si C)宽禁带半导体列为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将广泛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指通过提取辐射源信号表现出的某个或者多个具有无意调制特征对辐射源个体进行识别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军民应用前景,随着空中辐射源设备的大幅增加,需要对空中辐射源是否工作正常和异常空中辐射源的敌我属性进行判断,而这些判断均需要以空中辐射源的个体识别为前提。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多模态多尺度排列熵的个体识别方法以及在分布式联邦学习系统中实现基于可变形卷积网络的辐射源识别。针对传统的辐射源个体识别
遥感卫星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多时相遥感图像集合,多时相遥感图像分类问题由于其在监测地表覆盖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多时相遥感图像序列分类问题旨在利用现有的有参考标签的图像(源图像)的信息,对后续获得的无标签的目标图像进行分类,源图像和目标图像为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拍摄所得。传统的半监督方法需要为目标图像收集足够多的参考标签,领域自适应方法则假设源图像和目标图像数据分
学位
学位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趋于复杂多变,信息化趋势逐渐加强,这对雷达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雷达系统的研究和构建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智能化雷达信号处理SoC系统设计与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现有雷达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研究,结合随集成工艺快速发展而不断成熟的SoC系统开发技术,构建智能化雷达信号处理SoC系统,并最终开展系统的测试及验证工作,保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首先本文基于高速信号的采集对数字信道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