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善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大学生友善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观在主体上的进一步界定。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来看,大学生总体上具有友善意识并能够高度认可友善观的积极作用,但是大学生友善观在其具体行为落实上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儒家“仁爱”思想中“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为仁由己”的道德自觉、“孝悌之道”的行仁之始及“忠恕之道”的行仁之方可以为大学生友善观的培育提供借鉴,对及时解决大学生友善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友善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需要借鉴儒家“仁爱”思想,进而重点论述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提供借鉴的可能性及其具体的借鉴价值。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儒家“仁爱”思想和大学生友善观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从“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和“能近取譬”的行仁之方两个层次重点阐述儒家“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对友善观内涵的简要说明,重点论述大学生友善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大学生友善观在具体生活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概括大学生友善观的现状,重点分析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友善行为。第三部分:主要说明儒家“仁爱”思想为大学生友善观提供借鉴的可能性及其具体的借鉴价值。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首先,从“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为仁由己”的道德自觉、“孝悌之道”的行仁之始及“忠恕之道”的行仁之方四个方面说明儒家“仁爱”思想能够为大学生友善观培育提供借鉴。进而着重论述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借鉴价值:一是借鉴“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培育大学生仁爱精神;二是借鉴“孝悌之道”引导大学生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三是借鉴“忠恕之道”引导大学生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四是借鉴“为仁由己”的道德自觉提升大学生社会友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