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民族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水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社会瞬息万变,伴随而来的教育内容、教育坏境以及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变化,这也使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在必行。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有利于完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适应时代发展,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需要。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民族高校也贯彻和落实了党中央精神,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二是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时代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相对缺乏。三是集体主义教育方法单一。四是教育环境不容乐观。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表现在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原则是教育的理论依据,分为方向性、层次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严格要求和尊重个体相结合五大原则。民族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在教育的方法上有新的认识和实践。我们要利用课堂和集体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我们也要灵活运用网络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创造良好的集体主义教育环境,从而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