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已成为世界上女性最多发的恶性肿瘤,在不同的区域乳腺癌发生率各有不同,我国每年有27万新发乳腺癌患者。临床上公认乳腺癌的预后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是一个异质性肿瘤,随着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的预后也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有关。目前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仍尚存争议,本文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目的: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阐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从而指导后续治疗及预测患者预后。材料和方法:使用查阅病历资料方法收集患者资料。共入组1012名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有422名,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1.7%。对于我院常规开展的所有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G)、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ki-67指数、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分子分型等。其中患者年龄分组标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新年龄段分组;组织学分级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分组;肿瘤大小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on Cancer,AJCC)第八版的T分期标准分组;ER、PR及Her-2表达根据我国指南认定;ki-67表达高低以14%为界进行分组;EGFR和CK5/6表达情况由病理科认定;使用2017年St Gallen专家共识进行分子分型。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使用皮尔森相关性检验分析乳腺癌临床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相关性。结果:本篇文章共入组1012名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422(41.7%)名,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590(52.3%)名。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PR表达、ki-67表达、Her-2表达及分子分型具有差异性,患者年龄、ER、CK5/6与EGFR没有差异性。同时相关性检验显示随着组织学分级增加、肿瘤增大、Ki-67的高表达以及Her-2的过度表达会增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同时,本文章表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的分子分型存在差异性,但是并没有相关性。三阴型乳腺癌并未增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结论:随着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其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PR表达、ki-67表达、Her-2表达及分子分型具有差异性。随着组织学分级增加、肿瘤增大、Ki-67的高表达以及Her-2的过度表达会增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同时本试验发现三阴型乳腺癌并未增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做出准确抉择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