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对旅游意向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意向是实际行动的强预测变量,一直备受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和学术界重视。对旅游意向形成机制的探讨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管理及长期发展。Web2.0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旅游者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方式。人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发表意见,改变了传统营销中旅游目的地商业机构占据主导的局面,旅游者生成的内容也日益成为潜在游客的重要信息来源。微信朋友圈作为当前我国最活跃的社交媒体之一,汇集了大量由旅游者发布的旅游信息,其中包含许多游客外出旅游的照片。这些旅游照片不仅是照片发布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表达,也是引发潜在游客产生旅游意向的重要刺激物。本文基于S-O-R模型和视觉传播理论,构建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影响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模型,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可分为照片质量和照片数量两个维度,它是影响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重要因素。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路径。直接影响路径表现在旅游照片质量对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旅游照片的质量越高,潜在游客越容易产生旅游意向。间接影响路径通过旅游照片质量和照片数量影响潜在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进而影响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实现。(2)目的地形象在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对旅游意向的间接影响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照片质量既能显著正向影响潜在游客的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又能显著正向影响潜在游客的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潜在游客的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会显著影响其情感形象感知,两者共同影响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进而影响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其中,情感形象感知对目的地整体形象的影响作用要大于认知形象感知。而照片数量只能显著正向影响潜在游客对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感知,对情感形象感知无显著影响,通过影响潜在游客的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影响整体形象感知,进而影响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3)关系强度对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与旅游意向的关系没有显著地调节作用。来自强关系的旅游照片并不能比来自弱关系的旅游照片更能激发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这说明,微信朋友圈旅游照片无论是来自强关系,还是弱关系,旅游照片质量和照片数量均能通过直接影响路径或间接影响路径引发潜在游客的旅游意向,照片的来源并不重要。
其他文献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的重要阶段,在课程教学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对于“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教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灾害频仍,地域摩擦不断上升,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物质、文化和交往的繁荣以后陷入了新的危机之中。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所言:“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正在迸发出新的教学活力。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优势。如何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数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引发了所有人的恐慌,居家抗疫成为今年年初最重要的目标。为了让这个不一样的假期过得更为精彩,作为培幼工作者一边响应"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号召,一边在协
论文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聚乙烯醇/小麦蛋白/二氧化锆(PVA/WG/ZrO2)纳米纤维以及载尼生素聚乙烯醇/小麦蛋白/二氧化锆(Nisin-PVA/WG/ZrO2)纳米纤维,实验对纳米纤维的结构及
"求同存异式"是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通过阅读一组表达形式或内容比较相似的文本,探究其中的异同,引领学生将阅读理解走向深度、思想走向高度。
为了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九年级化学实验提出的要求,学校要对教师和实验设备,还有实验室的管理提出更高的目标。针对此问题,文章着力探究如何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