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公对不公平感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和关系的调节作用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d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各种不公平事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诸多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兴趣。本研究基于西方学者的研究,采用实验法,在引入社会价值取向和关系变量的基础上,探讨分配不公、社会价值取向、关系对不公平感的影响。  结果发现,不公平感在不同程度的分配不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度分配不公情境下产生的不公平感强于低度分配不公情境下的不公平感。将社会价值取向作为调节变量放入模型,发现社会价值取向对分配不公和不公平感之间的关系有调节效应。与亲社会者相比,分配不公影响下的自利者的不公平感更强,但是亲社会者的不公平感在高度分配不公和低度分配不公之间的差异更大,自利者的不公平感在高度分配不公和低度分配不公之间的差异则较小。在不同的关系情境下,分配不公对不公平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弱关系情景中,分配不公影响下的不公平感更强。但在强关系情境下,不公平感在高度分配不公和低度分配不公之间的差异较大;在弱关系情境下,不公平感在高度分配不公和低度分配不公之间的差异较小。并且,本文认为关系与分配不公的交互作用对不公平感的影响要强于社会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健康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和它植根的环境中。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健康城市苏州,社区健康教育工
性别角色态度是指个体对于男性或女性合适的角色行为表现所持的一种态度,即对于男性或女性在后天社会文化中所形成的性别角色的看法、感受与评价。性别角色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多
家庭是社会文明的摇篮,在民族文化的遗传和变革中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根据,是维系家庭的第一条纽带,也是判断家庭的第一条标准。”转型期,伴随着城乡一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社会流动性也明显增强。以包工头为代表的新富裕群体从社会较低的阶层向上流动为较高阶层,他们的社会身份发生了改变。然而,包工
金融危机影响下,伴随着大学生总体就业难,原本饱受“性别歧视”困扰的女大学生就业艰难的处境将继续存在甚至还将进一步恶化,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必须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平稳、积极的开展,这是建设我国“新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