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既是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还是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国家教育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明确界定了产教融合及其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本质,从理论和技术层面论证了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特殊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以创新发展机制为动力,以协调发展机制为保障,以绿色发展机制为基础,以开放发展机制为契机,以共享发展机制为根本的“五位一体”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在实践研究方面,以福建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该省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水平,运用SWOT模型定性分析该省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和面临的外部机遇、挑战,并设计相应的发展策略,在镜鉴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可资借鉴的启示,提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快速推进,企业在干部职工人员结构、内设部门组织架构以及生产业务单元上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调优与整合,这将使得国企工会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国企工会已经不能再受原有的履职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的桎梏,而应该更加有效地切准时代脉搏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和职工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全新的姿态助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同时要在新的履职理念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山水绘画,不仅高度表达了宋人对自然、哲学、宗教上的认识,而且以其精致的风格、绝美的意境、超强的写实技巧,向后人展示了高超的绘画技法,影响了中国后世朝代的绘画。“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夏圭,其作品上承北宋画院技法、下启元代及后世文人山水对意境的表达,既继承了北宋院体山水精准的写实功力,又匠心独运地开辟了清新洒脱的写意风格。深入解析夏圭作品,对于认识和理解南宋山
学位
学位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饱含人们对生活的精神寄托。新时期下,它对中国油画的本土化意义深远。本文以民俗文化为题材的油画为范例,运用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和图像研究法,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精神在油画中的体现,探讨民俗文化对油画本土化带来的改变。民俗文化活动中的舞火龙包含着中国人的情感和信仰,更是全球华人的文化纽带之一。但是,目前舞
7000多年里中国人民一直使用天然大漆,才有了中国浩瀚无垠博采众长的漆艺文化。单色髹涂是漆艺中的重要技法,漆艺单色髹涂的范畴中包含素髹漆器,素髹漆器注重整体造型的简洁。宋朝为素髹漆器集大成者,宋朝的社会审美影响了当时漆艺的创作。素髹漆器儒雅、端庄、朴实无华,“由繁入简”风格符合当下追求简单生活的主题。漆艺木质家具曾大量出口引领世界时尚,而在当代家具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如今市场为数不多的大漆木质家具
陶瓷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数千年的陶瓷文化发展中,孕育出了精美绝伦的陶瓷纹样。陶瓷纹样在诸多纹样类型中,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包容性强,是绘画装饰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的图像构成与审美意趣,着重阐述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的类型特征,并从纹样的图像构成要素分析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人物服饰图案的关联性,结合艺术家的作品
在中国书法史上,自有佛教伊始,历朝历代的僧人中,以书名世者不乏其人。尤其是自唐代以来,怀仁、怀素、高闲、贯休等一批书僧名动一时,为当世所重。然而这些“书僧”群体中,却有一普遍的共性,则是潜心佛事少,“颇好笔翰”多。究其缘由,与其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也有个人价值取向原因。本文试以怀素的入世情怀探析这一现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