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陶瓷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数千年的陶瓷文化发展中,孕育出了精美绝伦的陶瓷纹样。陶瓷纹样在诸多纹样类型中,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包容性强,是绘画装饰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的图像构成与审美意趣,着重阐述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的类型特征,并从纹样的图像构成要素分析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人物服饰图案的关联性,结合艺术家的作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数千年的陶瓷文化发展中,孕育出了精美绝伦的陶瓷纹样。陶瓷纹样在诸多纹样类型中,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包容性强,是绘画装饰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的图像构成与审美意趣,着重阐述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的类型特征,并从纹样的图像构成要素分析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人物服饰图案的关联性,结合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纹样的运用,总结出工笔重彩人物画在造型与色彩上对陶瓷纹样的借鉴和发展,最后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直观地阐述陶瓷纹样在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运用。本研究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陶瓷纹样几何纹与植物纹的概述,分析了陶瓷纹样中几何纹、植物纹的图像构成和陶瓷纹样独特的审美意趣,重点对陶瓷纹样类型中的几何纹与植物纹进行举例论述,阐明陶瓷纹样中的几何纹样与植物纹样在工笔重彩画人物画中运用较多。第二章为几何纹、植物纹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中服饰图案的关系,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中服饰图案的装饰性,并阐述几何纹与植物纹的图像构成要素在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运用。第三章为借鉴陶瓷纹样中几何纹与植物纹创作《淡淡的阳光》,以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从画面的色彩,人物服饰图案深入分析对陶瓷纹样的运用与再创造。第四章为结论部分,陶瓷几何纹样与植物纹样被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然而在绘画方面仍然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在装饰性较强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方面,与陶瓷纹样有着一定的共性,二者的相互结合,能够在继承先民艺术的积淀上创造出更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
其他文献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快速推进,企业在干部职工人员结构、内设部门组织架构以及生产业务单元上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调优与整合,这将使得国企工会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国企工会已经不能再受原有的履职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的桎梏,而应该更加有效地切准时代脉搏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和职工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全新的姿态助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同时要在新的履职理念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的山水绘画,不仅高度表达了宋人对自然、哲学、宗教上的认识,而且以其精致的风格、绝美的意境、超强的写实技巧,向后人展示了高超的绘画技法,影响了中国后世朝代的绘画。“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夏圭,其作品上承北宋画院技法、下启元代及后世文人山水对意境的表达,既继承了北宋院体山水精准的写实功力,又匠心独运地开辟了清新洒脱的写意风格。深入解析夏圭作品,对于认识和理解南宋山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饱含人们对生活的精神寄托。新时期下,它对中国油画的本土化意义深远。本文以民俗文化为题材的油画为范例,运用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和图像研究法,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精神在油画中的体现,探讨民俗文化对油画本土化带来的改变。民俗文化活动中的舞火龙包含着中国人的情感和信仰,更是全球华人的文化纽带之一。但是,目前舞
7000多年里中国人民一直使用天然大漆,才有了中国浩瀚无垠博采众长的漆艺文化。单色髹涂是漆艺中的重要技法,漆艺单色髹涂的范畴中包含素髹漆器,素髹漆器注重整体造型的简洁。宋朝为素髹漆器集大成者,宋朝的社会审美影响了当时漆艺的创作。素髹漆器儒雅、端庄、朴实无华,“由繁入简”风格符合当下追求简单生活的主题。漆艺木质家具曾大量出口引领世界时尚,而在当代家具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如今市场为数不多的大漆木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