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等对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变迁的历程、特征、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体育科技政策调整与完善的思路、原则和策略。结论如下:一、我国体育科技政策的变迁可划分为开创基业(1949-1965)、遭遇挫折(1966-1977)、恢复发展(1978—1989)、深化改革(1990-2000)、创造辉煌(2001-2008)、迈向强国(2008奥运后)六个阶段。二、我国体育科技政策历史变迁的主要特征:1、受政治路线左右;2、具有强烈的随动性;3、均衡与非均衡性并存。主要经验:1、坚持以科技政策方向和体育战略调整为导向;2、坚持制定体育科技发展规划和体育科技体制改革;3、坚持强制性渐进式政策变迁方式。主要问题:1、政策体系不够健全;2、政策前瞻性不强;3、政策变迁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不高。三、体育科技政策变迁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的变迁。政策主体由政府主体发展到专家参与的混合主体,一般公众的主体地位缺失。在体育科技政策客体中,体育科技问题随体育中心任务变迁而变迁,体育科技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政策环境随时代变迁而变迁。四、我国体育科技政策的制定由精英模式转变为渐进式制定模式,政治精英对政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体育科技政策带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政策执行方式一直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官僚组织模式。体育科技政策一直没严格的正式评估。五、影响体育科技政策变迁的因素主要有:外在环境因素、政策制度因素、政策属性因素和政策网络因素。体育科技政策变迁是由其内外动力和阻力相互作用的合力决定的,其变迁的速度与方向与这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相关。六、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体育科技政策调整与完善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体育科技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导向,坚持科教兴体,逐渐加强群众体育科技,让体育科技为广大人民服务。坚持特色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协调发展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民主化相结合原则、规范化与法制化相结合原则等原则。对体育科技政策的目标、重点、内容、变迁方式进行调整,加强政策理论和政策评估体系建设。建立体育科技政策决策咨询制度、体育科技政策程序制度、体育科技政策公众参与制度和体育科技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