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琉璃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国古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中具有特定的功能性与装饰性。晋城玉皇庙的琉璃装饰地方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但是,由于玉皇庙琉璃缺乏良好和稳定的修缮,导致其构件缺失严重,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文化研究和遗产保护。本文以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四座玉皇庙为载体,通过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并结合古籍、石碑、专著文献等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对其建筑上的琉璃装饰艺术进行研究。首先,以文化生态学为基础,从政治、经济、地方人文等方面给与梳理,分析玉皇庙琉璃艺术兴衰和艺术特色形成的背后原因。其次,对玉皇庙琉璃装饰形制与装饰纹样的归纳和展开,系统分析玉皇庙琉璃装饰艺术的设计规律与演变走向。再次,对玉皇庙琉璃的装饰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可推出玉皇庙琉璃装饰深受传统礼制、民间祭祀与道教文化的影响。最后,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速,琉璃装饰艺术面临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本文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研究中发现,琉璃装饰艺术的多文化价值体系是晋城玉皇庙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活态证据,是道教文化与民间审美的融合体现;玉皇庙中的琉璃构件形制多样,题材与纹饰充分表达着人们对事物美好的祈愿,琉璃釉色与规制形态中彰显出等级严格的封建礼制的影响;晋城地区的民俗文化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且深层地融入在玉皇庙琉璃装饰文化中,反映出“物尽其用”和“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思想。通过调研和研究呈现晋城玉皇庙传统琉璃装饰艺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以期唤起对传统琉璃装饰艺术的保护传承的重视,同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琉璃装饰艺术的地域性解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