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海绵城市建设效益的识别与货币化研究是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多目标的特点,对其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又缺乏有关效益测算相关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发展,探究其效益及货币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益识别、效益货币化方法和实例研究三个方面探究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益及其货币化,最后得出结论。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和实践应用,综合全面地考虑海绵城市建设所具备的功能部分和城市的需求和接纳能力,采用功能与需求耦合的效益识别方法,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行识别。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注重效益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参照《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基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这四个角度,选取定量评价指标1 1项并分析各指标的内涵,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层面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识别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效益评估的环境经济学方法,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各项效益的特点,综合运用市场价格法、替代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恢复与防护费用法等环境经济学方法探究海绵城市建设各项效益的货币化方法。本文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为实例研究对象,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总面积为22.5km2,根据前文所构建的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试点区建设效益进行定世化分析,利用所构建的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货币化方法对研究区的效益进行货币化测算,得出试点区海绵城市纽设的年总效益为5098.58万元,其中经济效益1897.16万元/a,生态效益3140.31万元/a,社会效益61.11万元/a。其中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1.66倍,生态效益最为显著,这证实了海绵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效益。实例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货币化测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研究所做的评估,尽量从实际情况和客观角度出发,评估海绵城市的综合效益,使人们认识并认可它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益识别和货币化方法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