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在儿童社会化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遗憾的是它们或多或少地蕴涵着一些性别偏见的观念,因此童话里的性别问题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同时,长久以来学者们对性别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的,文化的或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性别差异问题。本文对性别的研究立足于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性别话语,以研究性别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的。本论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和评价系统以及西奥·范·利奥雯的社会角色表征理论,对白雪公主,睡美人和长发公主这三篇现代童话故事中的性别话语进行了详尽分析试图来揭示性别语言如何构建性别以及这些性别话语是如何影响读者的。本文的分析包括对主角的活动进行的及物性分析,对主角关于态度意义的描述性词汇进行的评价系统角度分析,对主角们作为一个社会活动者是如何被表征出来的进行阐释。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和评价系统以及范·利奥雯的社会表征理论可作为识别性别话语和分析性别话语的理论工具。本文还证实了三种性别话语在所选童话中的存在,它们分别是“积极男性/消极女性型”话语,“女性提防女性型”话语以及“女性的外貌优势型”话语。同时,本论文揭示了这些话语中蕴含的性别方面的意识形态,说明了这些话语对男性,女性以及两性关系带来何负面影响,分析了这些话语是如何构建从而影响幼年读者的。基于本研究,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童话撰写和阅读中可运用批判性思维策略来减少性别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