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童话中性别话语的构建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在儿童社会化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遗憾的是它们或多或少地蕴涵着一些性别偏见的观念,因此童话里的性别问题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同时,长久以来学者们对性别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的,文化的或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性别差异问题。本文对性别的研究立足于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性别话语,以研究性别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的。本论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和评价系统以及西奥·范·利奥雯的社会角色表征理论,对白雪公主,睡美人和长发公主这三篇现代童话故事中的性别话语进行了详尽分析试图来揭示性别语言如何构建性别以及这些性别话语是如何影响读者的。本文的分析包括对主角的活动进行的及物性分析,对主角关于态度意义的描述性词汇进行的评价系统角度分析,对主角们作为一个社会活动者是如何被表征出来的进行阐释。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和评价系统以及范·利奥雯的社会表征理论可作为识别性别话语和分析性别话语的理论工具。本文还证实了三种性别话语在所选童话中的存在,它们分别是“积极男性/消极女性型”话语,“女性提防女性型”话语以及“女性的外貌优势型”话语。同时,本论文揭示了这些话语中蕴含的性别方面的意识形态,说明了这些话语对男性,女性以及两性关系带来何负面影响,分析了这些话语是如何构建从而影响幼年读者的。基于本研究,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童话撰写和阅读中可运用批判性思维策略来减少性别偏见。
其他文献
生态人格是现代人格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将人的道德关怀由人与人扩展到人与物,是一种新的人格样态。生态人格的培育既遵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生态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人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教育资金紧缺、高考制度压抑等外在因素,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我国国情
当前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渐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也逐渐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最近几年,一旦汛期出现,国内很多城市都会出现'看海'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建设海绵
本文从"原生态"一词出发,分析了运用于家具设计中"原生态理念"的涵义及其理念对家具设计理念的影响,并由此阐述其理念在家具造型设计及其在家具设计程序中的运用,以推动家具
本文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其中的一些障碍以及具体实施举措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土地的分区控制和用途管制,土地发展权尤其是农地发展权的缺位导致农地保护成效差、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本文是一篇有关于外国儿童文学著作的翻译实践报告。此翻译项目的内容是Jane. C. L的美国原版儿童故事《亚瑟、玛格丽特和尼姆之小鼠》。作者负责第六到第十三章,超过一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