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为了强化公共财政支出和管理而普遍实行的一种做法。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从1996年开始试点,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因为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蓬勃发展起来。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对科技投入的重要部门,已经全面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随着财力不断增大,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的需求、特别是对高、精、尖的设备投入也日益增大,虽然科研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但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渠道较多,经费性质各不相同,对政府采购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另外许多科研单位实行课题负责制,对政府采购的意识还不强,申报课题经费时只求多,不求细,许多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没有经过市场调研,预算编制只有数量和金额,无明细,使用课题经费时又能省则省,使得在政府采购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因预算编制不合理、采购过程监管不力而导致的设备重复购置或达不到使用需求、价格偏高、购置时间长、设备使用人满意度低等采购效率低下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使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保障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多出成果,提升单位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系统梳理公共支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采购的内涵入手,简要阐述了其发展历程及模式,以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特点为突破口,从昆明市XX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现状出发,用该单位近三年的政府采购数据对采购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进而对影响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和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通过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政府采购意识、多种采购方式结合等提高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效率的路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由于国外没有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对等的概念,且国内鲜少有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效率的研究,本文对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效率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考途径和突破方式,有助于指导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实践,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对当前正在推行的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全面推开政府购买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