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中部某地级市“三调联动”机制为分析视角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tep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结构逐渐松动,社会日趋分化、多元,社会矛盾复杂程度日益加深。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后,中国越来越重视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人民调解制度的重要性由此越来越凸显。与此同时,以“三调联动”为代表的“大调解”机制在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并发展起来。各地“大调解”机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特点是以人民调解制度作为基础。因此,讨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必须涉及“大调解”机制。本文的主体内容可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人民调解制度在“大调解”时代的运行现状与其暴露的问题,对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本文从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参与“三调联动”机制之后产生的效果以及它与“三调联动”机制的关系进行论述;对于人民调解制度所产生的问题,本文分别介绍其自身建设的不足以及参与“三调联动”制度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其次分析人民调解制度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从人民调解制度的制度设计滞后、相关主体思想观念的缺陷和与此相关的配套制度构建的不足三个方面对人民调解制度所面临的困境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人民调解制度在“大调解”时代如何进行改良和完善提出建议,在该部分,笔者首先提出人民调解制度的定位,通过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定位来明确该制度在时下所应当扮演的各种角色;其次,基于社会现实,笔者对相关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出建议;再次,对人民调解制度在“大调解”时代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议。本文希望通过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指出其在此背景下所面对的问题,然后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的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思考。
其他文献
经营者集中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法现象,其作为商品经济中的自发产物,是经营者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的一种理性选择,在市场经济中必将长期存在。鉴于经营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吸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而形成的一股女性主义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历经第二次浪潮式微之后,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以及西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发展基层民主与实现公民权利也
当前,中国既处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进入以互联网、3G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期
本论文着眼于过去十九世纪和现代中国与加勒比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这些外交关系的的全面考察,我们可以展望中国未来在加勒比地区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深入探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