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氮化的复合表面处理抗扭动微动磨损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扭动微动是在交变载荷下接触副间发生往复微幅的相对扭动。扭动微动现象在工业领域普遍存在,使得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表面工程技术,作为一种减缓微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可以很好地保护基体材料。但有关表面工程技术抗扭动微动损伤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系统地研究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激光淬火/离子氮化复合层和DLC/离子氮化复合层的扭动微动磨损性能和损伤机理,对表面工程抗扭动微动损伤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本文在高精度的扭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球/平面接触方式,在不同的法向载荷和角位移幅值条件下,对基体(LZ50钢)及三种复合层(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激光淬火/离子氮化复合层、DLC/离子氮化复合层)进行了扭动微动磨损试验。在分析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利用了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EDX)、拉曼光谱仪和双模式表面形貌仪等进行微观分析,系统研究了三种复合层的扭动微动运行行为和损伤机理。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的扭动微动磨损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由于氮化层的支撑作用和渗硫层中的FeS的易滑移结构,改变了基材的微动运行区域,使其滑移区向小角位移幅值方向移动,使得混合区减小,滑移区增大。角位移幅值和法向载荷对摩擦扭矩有重要的影响,摩擦扭矩的演变规律与所处的微动区域有关,部分滑移区的摩擦扭矩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混合区的摩擦扭矩呈现“跑合-爬升-峰值-稳定”四个阶段,滑移区的摩擦扭矩四个阶段特征不明显。摩擦耗散能呈现与摩擦扭矩相同的特征,且低于LZ50钢的耗散能。当微动运行于部分滑移区,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损伤轻微;微动运行于混合区,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微动运行于滑移区,损伤加重,磨损机制仍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在相同工况下,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的损伤比LZ50钢基材轻微。2.激光淬火/离子氮化复合层的扭动微动磨损该复合层由于其高硬度和表面的残余压应力改变了基材的扭动微动的运行区域,滑移区向小角位移幅值方向移动,混合区减小,滑移区扩大。该复合层摩擦扭矩和摩擦耗散能的演变与离子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的相似。微动运行于部分滑移区,总体损伤轻微;在混合区,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在滑移区,损伤严重,磨损机制仍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在相同工况下,复合层的损伤比LZ50钢轻微。3.DLC/离子氮化复合层的扭动微动磨损DLC具有高硬度和低摩擦系数的特性,促使基材的滑移区向小角位移幅值方向移动,混合区消失,滑移区大大增加。在部分滑移区,摩擦扭矩处于较低水平,在滑移区,摩擦扭矩呈缓慢上升。摩擦耗散能在不同的运行区域呈现于摩擦扭矩相同的特征。微动运行于部分滑移区,DLC/离子氮化复合层的损伤轻微,仍保留原始的颗粒状特征;在滑移区,损伤机制为磨粒磨损、剥落和石墨化。DLC/离子氮化复合层大大降低了基材的磨损,表现出优异的抗微动损伤特性。4.三种复合层的对比三种复合层一定程度上都改变了运行工况微动图。从改变微动区域效果来看,DLC效果最好,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次之,激光淬火/离子氮化复合层较差。通过三种复合层的扭动微动中的摩擦扭矩、摩擦耗散能和磨损深度的对比,可以发现,减摩和抗磨效果依次为DLC,激光淬火/离子氮化复合层,渗硫/离子氮化复合层。
其他文献
“她有时像个导演,把思政课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有时像个导游,带你在思政的美景里流连忘返;有时像个主持人,组织同学们唇枪舌剑,论个上下高低;有时像个斗士,非要把你的思想扭
在很多工业活动中都会需要钻井液,液体的交叉使用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污染物和其他问题的发生,鉴于在钻井作业中存在的污染物问题,本文研究了污染源对钻井液的影响,讨论了具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通过教学定位的明确、教学模式的开放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对开放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研究者根据所在学院构建的以培养学生
核心竞争力是优秀高职学院的功能属性。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局部性、集合性、延展性、独特性、时间性等特征,其关键构成要素主要有职业技能培养能力、市场能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存在于现代社会中。持续成长是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整个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缩影,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国际社会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在统一货物销售合同法上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崇高追求所获得的伟大的成果。其在国际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由于《联
育人路上,他“以文化人”,撰写了30多万字的辅导博文为学生答疑解惑;创新创业浪潮中,他积极引导,孵化出百万元规模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培养出拥有7项专利的大学生“发明之星”;宣传思想阵地上,他运用网评引领大学生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设了中国文明网首个辅导员评论专栏;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他用心搭建“辅导员职业文化工作室”微信交流平台,传播和弘扬辅导员职业文化。他便是来自郑州大学的辅导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