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建筑的生态性与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现代建筑的同质化问题也引起建筑师对建筑地域性的再思考。因此,从地域建筑研究中探索绿色营建智慧,将地域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本土化相结合,对当代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及指导意义。传统民居是地域建筑的典型代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化,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塑造了独特的营建模式。探究传统民居与自然气候环境的内在关联,提炼其空间营建模式、生态营建模式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化的判断与转译,从而提炼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模式。因此,本文以“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为研究基础,首先以天水合院民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提取天水合院民居独院式原型及其院落组织方式,结合现代建筑研究的建筑四要素分类方式,以现代建筑的角度审视其空间原型,解构出五个空间营建模式,进而从被动技术的角度归纳其所蕴含的生态营建模式。再次通过Ecotect、Phoenics、DeST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天水合院民居营建模式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其蕴含的科学原理;最后,通过现代天水合院民居空间营建模式与生态营建模式典型案例的评析,总结天水合院民居在现代设计中的设计要点与设计策略,并结合所得营建模式与设计策略对调研中的民居进行重新设计,为天水地区传统合院民居的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