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垂体瘤卒中分子机制的免疫组化研究研究背景与目的:垂体瘤卒中是垂体瘤发生出血、梗塞或梗死后出血所导致的临床综合症。目前关于垂体瘤卒中发生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多种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后发现VEGF、MMP酶、细胞因子、细胞凋亡、血栓、血管痉挛等可能在出血卒中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上述因素是否也参与垂体瘤卒中发生发展过程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卒中和非卒中垂体瘤组织进行研究,探讨上述因素在垂体瘤卒中发生中的可能作用。鉴于有研究报道出血本身可能导致个别上述责任蛋白在局部出血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为了排除这种潜在的假阳性,我们采用对裸鼠皮下垂体瘤模型进行瘤内血液注射的方法来确认出血是否对垂体瘤组织中上述蛋白表达产生影响。方法:收集卒中和非卒中垂体瘤组织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Tunel染色的方法检测先前文献报道的出血直接责任因素水平:VEGF、MMP9蛋白、凋亡和间接责任因素水平:瘤内缺氧(HIF-1α、PCNA)、细胞因子(TNFα、IL-6、IL-10)、血栓(TF)。对成瘤3周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注射裸鼠血液500μl,48小时后收取肿瘤行蛋白提取。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血液注射对垂体瘤组织VEGF、MMP9、TNFα、PCNA、TF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卒中组中VEGF、MMP9、HIF-1α、TF、PCNA、TNFα和BNIP3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卒中组。IL-6,IL-10蛋白水平在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没有明显差别。Tunel染色显示卒中组比非卒中组的细胞凋亡率更高。此外,血液注射组皮下移植瘤的MMP9和TF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对比人垂体瘤卒中组较非卒中组中MMP9和TF蛋白的增高程度,移植瘤血液注射组的MMP9升高程度远低于人垂体瘤卒中组MMP9升高程度,而两组组织中TF的升高程度却基本形同。结论:卒中垂体瘤组织中VEGF、MMP9、TNFα、PCNA、HIF-1α蛋白水平和凋亡率显著高于非卒中组。上述责任因素可能在垂体瘤卒中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卒中垂体瘤组织中TF升高可能是由于出血本身造成的,人卒中垂体瘤组织中TF水平升高不能提示TF在出血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第二部分肿瘤坏死因子在垂体瘤出血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背景与目的: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TNFα、VEGF、MMP9蛋白可能在垂体瘤卒中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由于TNFα能够上调VEGF、MMP9蛋白表达,近来研究报道TNFα通过诱导的VEGF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参与多种类型出血的发生过程。目前尚不清楚TNFα是否也参与垂体瘤出血性转化的发生过程。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垂体瘤MMQ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来探讨TNF-α在垂体瘤卒中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还通过TNF-α刺激MMQ细胞的体外细胞学实验进行相关的机制研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MMQ细胞建立垂体瘤MMQ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载瘤鼠分5组,每组5只。分别行生理盐水、rhTNF-α(10,000 U/kg i.m.)、rhTNF-α+VEGF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 (10 mg/kg i.p.)、rhTNF-α+MMP9抑制剂GM6001(10 mg/kg i.p.)和rhTNF-α+贝伐单抗+GM6001注射,VEGF和MMP9抑制剂在rhTNF-α注射前一周开始应用并持续rhTNF-α注射整个过程。rhTNF-α每周两次共两周,VEGF和MMP9抑制剂每周两次共3周。HE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查各组裸鼠移植瘤中血管出血性转化数量和VEGF、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用TNF-α(20 ng/mL)和/或Bevacizumab (5 mg/mL)刺激MMQ细胞并行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检查VEGF和MMP9的表达。结果:rhTNF-α(5/5)注射能够促使MMQ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发生出血性转化,而Bevacizumab (2/5)、GM6001 (3/5)和Bevacizumab+GM6001 (1/5)能够削弱但不能消除rhTNF-α的出血性转化促进作用。Western blot提示rhTNF-α能够上调移植瘤瘤组织的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Bevacizumab和GM6001分别抑制rhTNF-α诱导的VEGF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体外实验提示rhTNF-α(20 ng/mL)能够上调MMQ细胞中VEGF和MMP9的表达。Bevacizumab (5 mg/mL)只能抑制rhTNF-α诱导的VEGF上调作用,而对rhTNF-α诱导的MMP9上调作用没有影响。结论:TNF-α可能参与垂体瘤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发生。TNF-α-VEGF和TNF-α-MMP9信号通路可能是TNF-α促使垂体瘤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第三部分组织缺氧在垂体瘤卒中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背景与目的:第一部分结果提示卒中垂体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HIF-1α、VEGF、PCNA和BNIP3蛋白表达水平较非卒中组织明显升高,提示上述因素可能在垂体瘤卒中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近来研究报道在组织缺氧条件下,HIF-1α能够通过诱导VEGF和BNIP3凋亡蛋白表达上调而参与多种出血过程的发生。目前尚不清楚HIF-1α是否也参与垂体瘤出血性转化的发生过程。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慢病毒介导HIF-1α基因转染MMQ细胞建立过表达HIF-1α的MMQ细胞系(MMQ/HIF-1α),并将MMQ/HIF-1α细胞皮下注射于裸鼠皮下制成垂体瘤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研究HIF-1α在垂体瘤出血性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HIF-1α过表达病毒液转染MMQ细胞,48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挑取转染成功的显现荧光的MMQ/HIF-1α细胞并扩增传代。siRNA HIF-1α瞬转MMQ细胞,分别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流式凋亡检测MMQ/HIF-1α、空载体MMQ细胞、si HIF-1αMMQ细胞和对照MMQ细胞的VEGF、BNIP3和凋亡率的变化。分别将MMQ/HIF-1α细胞,空载体MMQ细胞和对照MMQ细胞(1xl06)皮下注射裸鼠建立垂体瘤MMQ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载瘤鼠分3组,每组5只。种植4周后,收集移植瘤行HE、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Tunel检测血管出血性转化、VEGF、BNIP3和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MMQ细胞相比,HIF-1α过表达能够上调MMQ细胞VEGF和BNIP3的表达,并促使细胞凋亡的发生。siHIF-1α能够下调MMQ细胞VEGF和BNIP3表达,并抑制凋亡的发生。体内试验显示HIF-1α过表达促使MMQ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瘤内血管发生出血性转化,此外HIF-1α过表达还能够上调VEGF和BNIP3蛋白的表达,并促使移植瘤瘤组织凋亡的发生。结论:在局部组织缺氧条件下HIF-1α可能参与了垂体瘤出血性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HIF-1α-VEGF和HIF-1α-BNIP3-凋亡信号通路可能是HIF-1α促使垂体瘤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产生积极的结果。教师努力提高学生理解,以便评价学生学习内容知识的深度。有效交往也是学习环境中的一个关键特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是通过个人
盐分累积和生育期干旱胁迫是进一步提高盐碱地油葵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的微咸水安全利用有关问题,本试验在宁夏平罗西大滩盐碱地上,以油葵为研究对象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更是与普通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促使我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中唐时期,社会矛盾突出,儒学思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又潜在着巨大的变化,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极具代
随着旅游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尤其是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召开,预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生开始理性的思考自己的未来。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指向未来的能力,所以
期刊
在农村地区发展普惠性金融体系,是我国普惠性金融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总结归纳美国、印度普惠性农村金融
<正>现在的家长培养孩子学一技之长,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从近几年学习器乐的琴童逐年增多来看,未来几年学习音乐的孩子会越来越多,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趋
<正>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年初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不仅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了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