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历史数据表明,自从房地产这个行业诞生以来,其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无疑是极大的。。自改革开发以来,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先后经历了从萌芽期、导入期、成长期到现在的成熟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受益于政策红利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整体行业发展速度较为迅速。
房地产作为整体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部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包含了萧条期、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而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所持续的时间长短、发展的成熟程度等特征,又受到了包括政府调控、市场资金面的宽裕程度等等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是因为单个项目的开发周期普遍较长、而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回笼时间往往也较长,因而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对于其发展速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于企业融资结构以及行业周期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学术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历程以及2012年以来行业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并且,通过收集1998年至201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企业由原来的追求融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发展到现在的追求销售回笼所带来的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即不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而对于融资活动所带来的筹资性现金流的占比则在不断下降。而纵观20余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所使用的融资工具,从简单的银行贷款,逐渐向结构复杂的股权融资、非标融资等方向演变,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都在不断增强直接融资的能力,以不断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规避短期的财务风险。
其次,本文选取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其从2012年至2018年间的财务数据,研究公司是如何通过不断调整其融资结构以适应行业周期波动的。华夏幸福作为行业排名前20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公司旗下两大主要板块分别是:产业新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过包括银行贷款、在境内外市场发债、定向增发、明股实债、信托资管等20余种金融工具,其融资结构的变化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自上市以来,公司有息负债金额、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等指标都不断上升,这是公司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公司融资主要依赖于外部债务融资,对于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能力则是较差的。在2012年至2018年两个房地产行业周期中,华夏幸福对融资结构调整的措施又是不同的:第一个周期中,在行业上升期时通过大幅增加审批效率较高的短期融资来实现快速发展,在行业下行期时在将短期负债置换为长期负债以降低短期财务风险;在第二个周期中,则不断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对短期负债进行置换,不断降低短期有息负债占比、提升长期有息负债占比,降低间接融资占比、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对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了调整,同时对于信托等融资效率较高的非标融资持续则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再次,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资管新规”后的新金融环境下,就华夏幸福应该如何不断优化其融资结构以更好地应对行业周期波动,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目前一个完整的周期约在36个月左右,销售指标相较于投资指标来说更具有前瞻性,可以先行反应行业运行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对行业的变动是极为敏感的、越来越有预见性,并且能够及时使用具有“效率”的融资工具来调整自身融资结构以应对行业周期;(3)房地产企业越来越注重直接融资的占比,以降低财务成本和短期财务风险;(4)我国房地产企业内源性融资、股权融资的能力或意愿还较差,未来有着较大的调整空间。
房地产作为整体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部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包含了萧条期、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而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所持续的时间长短、发展的成熟程度等特征,又受到了包括政府调控、市场资金面的宽裕程度等等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是因为单个项目的开发周期普遍较长、而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回笼时间往往也较长,因而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对于其发展速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于企业融资结构以及行业周期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学术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历程以及2012年以来行业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并且,通过收集1998年至201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企业由原来的追求融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发展到现在的追求销售回笼所带来的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即不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而对于融资活动所带来的筹资性现金流的占比则在不断下降。而纵观20余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所使用的融资工具,从简单的银行贷款,逐渐向结构复杂的股权融资、非标融资等方向演变,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都在不断增强直接融资的能力,以不断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规避短期的财务风险。
其次,本文选取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其从2012年至2018年间的财务数据,研究公司是如何通过不断调整其融资结构以适应行业周期波动的。华夏幸福作为行业排名前20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公司旗下两大主要板块分别是:产业新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过包括银行贷款、在境内外市场发债、定向增发、明股实债、信托资管等20余种金融工具,其融资结构的变化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自上市以来,公司有息负债金额、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等指标都不断上升,这是公司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公司融资主要依赖于外部债务融资,对于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能力则是较差的。在2012年至2018年两个房地产行业周期中,华夏幸福对融资结构调整的措施又是不同的:第一个周期中,在行业上升期时通过大幅增加审批效率较高的短期融资来实现快速发展,在行业下行期时在将短期负债置换为长期负债以降低短期财务风险;在第二个周期中,则不断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对短期负债进行置换,不断降低短期有息负债占比、提升长期有息负债占比,降低间接融资占比、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对公司的融资结构进行了调整,同时对于信托等融资效率较高的非标融资持续则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再次,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资管新规”后的新金融环境下,就华夏幸福应该如何不断优化其融资结构以更好地应对行业周期波动,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目前一个完整的周期约在36个月左右,销售指标相较于投资指标来说更具有前瞻性,可以先行反应行业运行情况;(2)我国房地产企业对行业的变动是极为敏感的、越来越有预见性,并且能够及时使用具有“效率”的融资工具来调整自身融资结构以应对行业周期;(3)房地产企业越来越注重直接融资的占比,以降低财务成本和短期财务风险;(4)我国房地产企业内源性融资、股权融资的能力或意愿还较差,未来有着较大的调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