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的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地理学是地理学和宗教学之间的交义边缘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宗教的起源地、分布和传播、宗教文化景观、宗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宗教对政治地图等的影响、宗教对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影响。其中宗教的文化景观是由信仰、礼仪和习俗形成特殊的环境感应和文化景观,不但影响了不同区域的的文化形成和演变,也影响着不同区域的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带有宗教烙印的文化景观通过视觉和听觉强化了人们的宗教心理和宗教情感,对宗教徒具有形象和情感的特殊感染力和魅力,这种带有宗教特色的地域人文环境就成为宗教地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宗教实体和宗教景观,它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有穆斯林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建造选址多是在穆斯林聚居区“坊”的核心位置。临夏地处黄河上游,临夏史称袍罕、河州。在区域总面积为81.69平方公里上居住着回、东乡、保安等十多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1.4%。这些几乎全民信教的民族构成了庞大的穆斯林群体,使临夏成为了西北穆斯林分布范围的“新月地带”,而清真寺在临夏则是随处可见,清晨的邦克声此起彼伏。因此临夏又被美誉为中国的“小麦加”,清真寺也成为了临夏的地标建筑的一部分。本文以临夏地区的清真寺的分布特征为重点,运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对临夏清真寺的空间分布特征做研究。首先研究清真寺地理分布的特征,对个别特征明显的清真寺进行个案调查分析,总结出清真寺空间分布的宗教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清真寺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的特征,建构临夏地区清真寺空间分布模型。本文是对宗教地理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和伊斯兰教宗教学研究新领域的一次尝试性开拓。笔者希望论文可以为穆斯林社区的规划、临夏地区的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城乡经济和临夏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阐述此选题的研究意义,以及概念界定、学术回顾;第二章描述临夏州清真寺的基本情况和临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清晰的展现这一地区民族风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体系结构;第三章从宏观上通过数据分析对临夏各县区之间清真寺分布,以及各教派门宦之间清真寺空间分布状态进行研究;第四章对影响清真寺空间分布的因素分析,主要分析清真寺分布与穆斯林人口的关系、清真寺分布与经济的关系、清真寺分布与宗教文化关系、清真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清真寺分布与政策导向的关系;第五章对优化清真寺空间分布的思考以及展望。
其他文献
学校美声教育历来是深刻影响我国美声事业发展的,是决定着我国美声事业在国际声乐中的地位的重要内在因素。由于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推动其建设
从2001年至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了1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倡导的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实践了10年,如今,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在本文中作者揭露了当前我国翻译界在文学翻译中的各种抄袭现象,举出《释论诗选》(花山版)一书作为抄译的典型,并涉及其它英文文学作品和德、法文文学作品的译本。作者指出了产生
以不同类型的象形字和图画为对象,通过知觉相似性判断、语义一致性判断、分类和命名任务,揭示象形字的认知特点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一、在知觉相似性判断中,图画、水书和东
汉字起源于语言,不是起源于图画。汉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反映表现的是语言中的概念;图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画面整体布局来反映广泛的生活。文字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而刻
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治理机制的一种创新,它对于减轻政府压力,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类服务需要等具
成骨生长肽(OGP)具有促成骨作用,具有较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动物体内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表明,OGP能促进骨密度增加,加速骨折愈合,促进体外培养大鼠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足光散中水杨酸、苯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 Hypersil C18色谱柱(4.6mm×200mm,5μm),以甲醇-0.1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57:43,用磷酸调节 pH
<正> 陕西宝鸡市西关外的纸坊头村位于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玉涧河从村西断崖下南流入渭河,两河相夹的台地西南部为一处古遗址(图一)。玉涧河东岸断崖上暴露出不少灰坑和陶
<正> 沈从文小说中人物浩繁,但大致可归并为两大类:一是城市人性格,一是乡下人性格。此两类性格各有其总体特征,形成鲜明对照。乡下人性格也就是具有湘西地方特点的湘西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