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管理会计学中,传统成本性态理论认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当业务量上升一定比例时成本上升的比例,实际上要高于业务量下降相同比例时成本下降的比例,学术界将这种成本的不对称性变化称为“成本粘性”。关于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学者从管理层自利行为、企业自由现金流、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少有学者从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技术创新着手研究。本文则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的基础上,引入董事会治理变量研究其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董事会治理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粘性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分析整合国内外关于成本粘性、技术创新、董事会治理的研究现状与主要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此部分主要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并在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样本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筛选规则,变量选择和定义,以及相关的模型构建。第五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结果分析得出实证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根据实证研究和检验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从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和规范董事会治理两方面提出对应的建议。本文选取我国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结合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董事会治理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粘性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首先采用ABJ模型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并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技术创新与成本粘性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会增强成本粘性程度。(2)董事会规模、专业委员会设立个数、董事会持股比例与成本粘性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增加专业委员会设立个数、提升董事会持股比例可以减弱成本粘性程度。(3)企业两职合一与成本粘性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两职合一会增强成本粘性程度。(4)扩大董事会规模、增加专业委员会设立个数、提升董事会持股比例、两职分离可以减弱技术创新与成本粘性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有两点:(1)本文从技术创新视角研究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试图为企业降低成本粘性探索更多的方法。(2)目前国内还没有文献研究技术创新、董事会治理与成本粘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别研究技术创新和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董事会治理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粘性关系的调节效应,期望能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优化成本管控发掘更多的路径。由于学术能力不足以及时间有限等原因,本文同样存在不足之处:(1)关于企业董事会治理水平的衡量方法,实际上应包含很多方面,有可量化的,也有不可量化的方面,如何对那些不可量化或数据获取困难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还没有更好的办法。(2)在模型构建时,为避免产生严重共线性或内生性等,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不多,虽然模型最终拟合度较好,但同样需要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