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小学课程结构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农村小学生的德育与法治教育主要依托于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和人事管理完备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几年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课程结构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农村小学生的德育与法治教育主要依托于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和人事管理完备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几年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应该如何优化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这便是本研究力图要了解、分析、探索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W县12所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对当前W县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现状即教师队伍的结构、专业素质和人事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教师队伍现状中找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探求问题解决的优化策略。基于对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三方面。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备,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基于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本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小学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三个策略实施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女神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女神信仰在中国历史悠久,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在我们的民间信仰体系中,女神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神职多元化。对于女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历史方面与民俗方面等,在心理学领域中研究较少,并不常见。通过对搜集到的文献与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笔者决定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民间文化心理学角度,对中国人存在女神偏好的心理原因做一种尝试性的探究,以期丰富和加
为评价重载交通条件下桥面沥青铺装的抗剥落性能,基于改进的重载处理方法和水浴预处理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路面常用6种沥青的种类、用量、指标以及4种集料的种类、级配对沥青混凝土抗剥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和集料均对重载作用下桥面沥青混凝土的抗剥落性具有显著影响。6种沥青中环氧沥青成型的混凝土试件具备最优的抗剥落性能,沥青3大指标中软化点与沥青抗剥落性能相关性较好,可作为重载交通下桥面沥青铺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医疗体系的发展,也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让医院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其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基于此,通过分析全成本核算的内涵,了解了当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工作现状,进而提出了能够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以期推动医院的持续性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是贯穿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一条红线,而且是“定在中的自由”思想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对自由问题的探索,并不是一开始就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实践历程。在《博士论文》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强调用理性思维批判现实存在,同时重视现实与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个人自由解放的实现提供理论上的可能。但由于现实社会中所充斥着的种种腐朽落后的元
人类对历史追问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对历史的文字记录到对历史发展的反思,人对历史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迷茫到清晰的过程。黑格尔汲取了时代的成果,以哲学的视野考察历史,敏锐的洞察到了历史发展背后,存在着超越个人意图的必然规律,但他却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构筑在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中,马克思在批判性解构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其合理内核,从现实的人出发,在考察人类物质实践生产过程以及交往关系之中,拂去了黑格
埃米尔·涂尔干生活在法国最为动荡不安的危机年代,他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剧烈变革带来的“道德真空”问题,给予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以充分关注,主张道德教育是医治社会“病态”的良方,意图通过重整道德教育破解社会难题,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社会团结的目的。纪律精神培养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入剖析涂尔干的纪律精神观念,认真探究其在学校纪律精神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对改进当前学校纪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不仅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紧密相关,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党和政府一直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工作,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有着我国“史上最严”之称的食品安全法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向好,但与人民群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的需求仍有差距,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单一性政府监管已
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热门话题。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前提,提高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助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落地,并最终推动课程改革。既有研究虽然探索过农村初任教师、大学英语教师等的身份认同,但较少触及英语公费师范毕业生群体,更少关注他们从职前想象身份认同到职后实践身份认同的转变过程。因而,当前迫切需要拓展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
空间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先决条件,承载着人类一切的实践活动。随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空间转向热潮和当代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态势,关于空间的话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空间正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马克思的空间正义思想一直以来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认为马克思的空间正义思想存在内容缺失,这也使得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完整性受到挑战。因此,研究与梳理马克思的空间正义思想,一方面能够完善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理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