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发光材料BaMoO4:Eu3+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亮度、性能稳定的红色发光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和高温能量球磨法合成红色发光材料BaMoO4:Eu3+粉体,并对其制备工艺、微观结构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钼酸铵、硝酸钡和三氧化二铕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结合DSC-TGA曲线分析前驱物的热分解过程,并确定了合理的粉体烧结温度。通过控制溶液pH值,改变Eu3+掺杂方式、沉淀温度、烧结温度和Eu3+掺杂量等工艺条件制备BaMoO4:Eu3+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发射光谱等检测方法对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BaMoO4:Eu3+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7,沉淀温度为80℃,烧结温度为1000℃,Eu3+掺杂量为8%mo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BaMoO4:Eu3+粉体的相对发光强度可达到1200。以钼酸铵、碳酸钡和三氧化二铕为原料,采用高温能量球磨法制备BaMoO4:Eu3+粉体。通过改变球磨温度、球磨时间和Eu3+掺杂量等工艺条件制备BaMoO4:Eu3+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发射光谱等检测方法对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量球磨法制备BaMoO4:Eu3+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球磨温度为600℃,球磨时间为4h,Eu3+掺杂量为15%mol。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BaMoO4:Eu3+粉体的相对发光强度可达到1350。通过以上两部分实验可以得出,与传统化学沉淀法相比,采用高温能量球磨法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能在温度降低了400℃的条件下制备出BaMoO4:Eu3+粉体,而且粉体的发光性能更好。
其他文献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法医鉴定、转基因测定、医药工业等领域日益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新兴的纳米材料具有纳米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介电限域效应等独特结构性能,使其在生物传感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DNA传感界面组装金属纳米材料不仅能有效解决敏感材料的固定及再生问题,且能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电化学相
Mn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MnO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放电电压和来源丰富等优点。但是MnO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导率差且体积膨胀
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进行高效率、高特异性和专一性的多种类催化反应,其在传感、农药生产、制药工程以及食品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天然酶在实际的商用中仍受自身稳定性(变性及水解)、环境因素、制备纯化以及回收困难等固有的缺点所制约。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拥有价格低廉、易于存储及活性可调等众多优点的模拟酶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其相对于天然酶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天然酶大部分不足。近来系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