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和试验发现,桩基础沉降分析理论和实践尚存大量问题。理论计算与实践结果的较大差异,过大范围的经验系数等等,都使桩基沉降计算成为桩基理论研究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工程界与学术界付出了各种努力,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就是桩基础沉降计算包括许多参数,如成桩的工艺、群桩的几何尺寸(桩长、桩距、桩长径比、桩数等)、地基土层的变化、地基土类型、上部荷载类型及大小等。由于各种计算方法过于依赖经验系数,所以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难以达到统一的精度。因此建立直观清晰、计算量小而且合理的力学模型对地基基础进行评价并且分析基础沉降变形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桩基础沉降变形理论入手,深入分析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桩基础沉降监测分析,并且使用FLAC3D法和分层总和方法计算分析津塔工程进行桩基础沉降,最后对比现场监测数据,讨论FLAC3D方法的合理准确性。本文对津塔工程沉降监测进行分析,得出了最大沉累积降量,平均累积沉降量和平均沉降速率,根据观测数据绘制出了观测点的沉降曲线,为沉降计算提供了对比依据。本文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了当前群桩沉降的主要计算方法,计算了津塔工程桩基沉降值,并且与实测值做了对比分析,对各种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且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例计算提供了理论指导。对等效分层总和法和FLAC3D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和分析,论证了FLAC3D有限差分法在桩基沉降计算和分析方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