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纳米碳管的制备及纳米碳电极材料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取向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与实验参数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旋涂法和磁控溅射法,分别在硅片、普通玻璃片、石英片等基底上制备催化剂膜。实验结果表明,以硅片为基底,旋涂Fe(NO3)3、Co(NO3)2和Ni(NO3)2溶液烘干热分解后,在N2-H2环境下处理30min可以得到分布均匀、粒径为纳米量级的催化剂膜。其中,溶液浓度对催化剂颗粒分布密度的影响较大,1mol/L的Ni(NO3)2溶液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分布密集且均匀,粒径在30~50nm之间,适合用于制备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硅基底上制备Fe催化剂膜。实验表明,催化剂颗粒随溅射时间的增加而分布更加密集,粒径也随之增加。当溅射时间为10min时制得的催化剂膜分布均匀,粒径在纳米量级,制得的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分布致密,且方向性好。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与催化剂颗粒大小、催化剂种类、衬底温度、沉积时间,以及气体流量比等参数,都有着重要的的关联。通过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制备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气压:28Pa,气体质量流量比:CH4:N2:H2=150:25:25,衬底温度:500℃,射频功率:200W,反应时间:60min; 2.导电基底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的超级电容器性能泡沫镍基底上生长的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电极的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在频率较低时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电容特性,高频段曲线圆弧表明取向碳纳米管的内阻比较大,约为141.6Ω。 通过研究取向碳纳米管的循环伏安特性和恒流充放电特性,碳纳米管具有理想的双电层特性。在200mA/g的充放电电流下,获得了90.7F/g的比容量。电极的比容量在经500次循环之后保持率为91.4%,充放电效率接近95%,表现出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3.碳材料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对电极材料的应用通过将热CVD法制备的纳米碳粉(碳对电极A)、炭黑粉体(碳对电极B)、非取向多壁碳纳米管(碳对电极C)和HF-RF-PECVD法制备而成的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碳对电极D)四种碳材料,利用相关工艺在FTO导电玻璃上制成DSSCs的对电极,并用之组装而成DSSCs电池。 对其分别进行表面电阻、循环伏安以及光电性能测试,并与标准Pt电极(电极E)制成的DSSCs电池性能进行比较。 通过数据得到结论:Ⅰ-Ⅴ曲线显示光电性能E>C>D>B>A。说明由于纳米级碳材料,由于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催化活性,适合作为DSSCs对电极材料,并有望取代昂贵的Pt金属电极。
其他文献
该文应用先进的热脉冲速度记录仪对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环孔材)、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环孔材)、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网络技术和Web 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监控方式。将传统的监控系统与Web 技术相结合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的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和开发热点。
中国文学作品中注重细节描写,在《红楼梦》中就有大量对服饰的描写,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但是这一类细节描写的翻译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易事,其不仅需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底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内微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状态下,肠道细菌维持着菌群稳定,在营养摄取、维护肠粘膜屏障、调节肠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肠道菌群的
视频模拟前端芯片主要的功能是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量化,使模拟信号转换成可以被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处理的数字信号。视频模拟前端被广泛地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水资源和化石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日趋暖化,雾霾等极端天气正困扰着我们,如何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如何变废为宝同时改善环境是人们关注
领事保护与外交保护是我国海外国民正当权利保护的重要方式,二者具有不同的定义以及行使条件.本文以“孟晚舟”被非法扣押事件为突破口,分析了我国国内法以及国际法中关于领
本文联系最速降线发现的历史,重点阐述了运用费马原理结和摆线图像的证明方式,并简要说明了该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随着相控阵天线在军事和民用中的广泛应用,反向天线阵因其结构简单和成本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反向天线阵不需要预先知道入射波的角度,而且也不依赖于复杂的信号处理和
金融危机与房地产业泡沫破裂多次重创各大经济体,使得全球三大经济体对实体经济发展愈发重视,纷纷从战略高度推出提振消费市场、减税等举措,促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