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优化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控制技术,首先要了解其热工特性,然后建立便于控制的数学模型。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设备众多,内部结构复杂,因此燃烧过程对象是一个各参数相互影响、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文中分析了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热工特性、工作原理及控制任务,并给出了贵州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的运行规范。近些年来,随着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辨识技术和建模方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建模和优化方面还不太完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随着电站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实时监控系统(SIS)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利用智能算法对某个工况的现场历史数据进行系统辨识,并能够得到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文中给出了600MW超临界机组炉膛负压系统、烟气含氧量系统和主汽压系统这三个典型系统的特性分析,并采用粒子群(PSO)算法对这三个子系统的现场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辨识。通过辨识结果与原始数据对比,验证了基于现场历史数据建立系统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针对燃烧系统的大惯性、强耦合、时变和非线性等过程特性,引入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该控制器比整数阶控制器具有更好的跟踪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文中通过对比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和整数阶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曲线,充分验证了PI~λD~μ控制器对于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复杂动态过程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研究和应用,为火电厂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由于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图像中存在大量的混合像元,因此研究亚像元级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分离出像元中的端元及其丰度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物质的分类与探测,研究者们也由此开始了高光谱图像的解混算法研究。本文所研究的高光谱解混算法基于线性混合模型,在针对性地研究并分析了解混算法的数学基础之后,提出了三类改进的解混算法。在凸面几何学类的解混算法中,放宽了模型的非负约束与纯像元假设,加入了负数惩罚正
永磁同步电机拥有较高的磁密度、体积适中、良好的可靠性以及其很强的环境适应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加工、汽车制造和节能环保等诸多领域。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因其能有效补偿无功功率、稳定配电网电压、在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上的良好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其控制器研究是业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自抗扰控制(ADRC)理论对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针对电压源型D-STATCOM,以无功电流补偿和直流侧电压稳定作为控制目标,设计了直流电压外环-交流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首先,电压调节器和电
转台伺服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转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衡量转台伺服系统的性能有许多项指标,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有频响、精度、调速范围等。高频响指系统的工
无刷直流电机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无换相火花、噪声小、低维护成本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医疗、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等中小功率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稀土永磁材料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论文采用TI公司生产的TMS320F2812 DSP为控制芯片,以模糊自适应PID为控制方法,研究、设计了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智能控制系统。文中首先简单介
绗缝机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纺织设备之一,业内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国产的绗缝机在自动化水平上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纺织设备还需要多人进行辅助操作,才能完成产品的
指针式仪表广泛应用在工业测量和控制领域中,是测量信号的重要工具。它成本低,读数稳定,一般不需要额外供电电源,在数字化时代,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证读数的精度,
当前,广西已有不少砖瓦生产企业采用相对先进的隧道窑工艺替代轮窑工艺。尽管如此,采用隧道窑烧制产品时主要是凭经验控制窑炉,看火工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窑炉的产量、质
可穿戴助力机器人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研究领域,它涉及人体解剖学、人体工程学、运动生物力学、机器人学、机构学、人工智能以及信息融合等学科。可穿戴助力机器人是一种典型
时滞现象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物理和生物现象,时滞的存在不仅给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的设计带来极大困难,而且往往会使系统不稳定甚至导致系统性能恶化。因此有关时滞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