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无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及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无尿的透析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规律行透析治疗(MHD和CAPD)且已无尿(每日尿量<100ml)的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转归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无尿时的临床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终点为:主要终点(全因死亡)。结果:1、共纳入234例患者进入本次研究,其中CAPD组患者共152例,男性85例(55.9%),女性67例(44.1%),MHD组患者共82例,男性60例(73.2%),女性22例(26.8%)。两组患者原发病构成均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其中CAPD组患者高血压肾损害所占比例高于MHD组(χ2=5.66,P=0.017)。2、临床资料比较:CAPD组患者发生无尿时透析龄、发生无尿后随访时间、BMI、总Kt/V、血钙、肌酐水平均高于MHD组(P<0.05)。CAPD组患者身高、血磷、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低于MHD组(P<0.05)。无尿的CAPD组与MHD组患者发生无尿时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白细胞、血红蛋白、iPTH、血清铁、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截止研究终点共死亡人数67例(28.6%),其中CAPD组40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事件14例(35%),全因死亡6例(15%),腹膜炎6例(15%)、脑血管事件6例(15%)、感染4例(10%)、营养不良3例(7.5%)。MHD组总死亡人数27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事件10例(37.04%),全因死亡8例(29.6%),脑血管事件6例(22.2%),感染3例(11.1%)。两组间患者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感染引起的死亡率无差异(P>0.05);CAPD组患者腹膜炎引起的死亡率明显高于MHD组患者(P<0.05)。4、CAPD组患者发生无尿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3.29±23.58)月,MHD组患者发生无尿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2.26±10.39)月,CAPD组发生无尿后生存时间长于MHD组患者(P<0.05);CAPD组患者无尿后生存率高于MHD组(P<0.05);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浆白蛋白、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是影响无尿的CAPD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00),年龄、收缩压是影响无尿的MHD组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00)。结论:1、MHD组患者较CAPD组发生无尿的时间更早;而发生无尿后CAPD患者生存率较MHD高;2、年龄、血浆白蛋白、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是影响无尿CAPD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年龄、收缩压是影响无尿的MHD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